• 2023年 库布齐沙漠露营活动
  • 2023年5月13-14日 杜鹃花露营
  • 2022年五一假期--贵州秘境-
  • 2023年6月17端午节哈巴雪山
  • 2023年3月25日 春季京西古道登山赏花活动
  • 2014年9月 阿里大北线活动照片
查看: 8841|回复: 30

[北京] 在北京应该去逛逛的155个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4 12: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山玩水 踏青赏景 游走历史同样是种享受 来总结下 北京那些有着沧桑历史的地儿吧$ C+ X& Q" s, p0 e4 w! o5 b
北京市区必游
, N1 Y: {& Z1 @3 y% o, a8 ]1.天安门广场(中国的象征) ( T) u) k" P) Y* s7 u4 T) i
2.故宫博物院(很多世界第一)
! k4 k0 J' Z# k6 g9 d- k3.颐和园(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 s1 E  l; w( [9 H
4.北海公园(世界建园最早的皇家园林) ) @1 A% w) H! K% M4 `! [1 y. w
5.什刹海(在这里感受老北京) % @/ }/ m4 p. \: C& K
6.天坛(圜丘、回音壁、祈年殿,最幽雅的建筑) + p: p6 O4 q) |' |+ E. N3 S0 \/ z
7.众多博物馆 + ]. x& o# C/ w  ?  n% H6 r) ?* V
8.动物园地区(北京动物园、海洋馆、天文馆、古脊椎动物馆等一片) 8 [3 t. L+ p8 D* X5 r1 G
9.王府井(来北京不能不来的地方)    $ [' |) n) ]' t$ E0 F7 W8 Q8 z
   0 O* [2 {# q+ P) s# C7 G
北京郊区必游
( @% R, R5 n: r+ H1.司马台长城(岂是八达岭可比) ( `1 l, s1 x/ v: n' P
2.十三陵(帝陵最多的墓葬群) 0 A6 u8 T' ?& m- g2 X1 p, c5 y
3.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现和保存古人类化石最丰富的遗址) ) p  F, Y& B/ W9 N7 c8 m. @
4.潭柘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 p9 @* k4 q2 g, |' E+ g% e

, W1 t+ l/ D1 i0 A& I4 b- U0 I' M! _
1 故宫 东城区 明、清皇宫,明永乐四年(1406)创建,明、清两代迭有修缮改建。宏伟壮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表现明、清宫廷建筑的特征。 $ Y+ {; h; z( Z

1 R' [0 R( Z/ q3 A2 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 东城区东长安街 明、清皇室的祖庙,明永乐十八年(1420)创建,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建,清修。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 y' l5 E6 q6 r$ D2 E) H2 d
5 \+ l/ M- c8 X3 皇史宬 东城区南池子 明、清宫廷的档案储藏所,明嘉靖十三年(1534)建,清修。 2 @6 _- f/ c( R" X, ?# k
) r& w8 \4 I7 w) `: @  a4 r
4 国子监 东城区国子监 元大德十年(1306)创建、明改建,清扩建,元、明、清国家太学的旧址。建筑壮丽,国内仅此一处。
# ]; n0 D  P1 a) t0 R( J" a* V) h: X4 m0 b* u1 s
5 孔庙 东城区国子监 元大德六年(1302)创建,明、清重修并扩建。除曲阜外,这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孔庙。
3 y6 ^9 }& A( y9 f) M: J, ^9 ~6 a" x) B
6 东岳庙 朝阳区朝外大街 元至治二年(1322)创建,明、清重建。殿宇宏大,保存元代和一部分明代建筑法式,内有赵孟頫道教碑,极珍贵,现仍完整。清朝建的琉璃坊雄伟壮丽,是北京很少有的。
/ `# s. n, r" u7 c( z2 K% O' j  @3 @) Z$ g- C
7 智化寺 东城区禄米仓 明正统九年(1444)建,保存明初建筑的完整风格,佛像、彩画、转轮藏等艺术价值极高。 & [; e5 f4 z+ V, R% G2 A4 }( E
# I5 a+ u7 z. X* h1 o4 h( e  Q: U
8 雍和宫 东城区雍和宫大街 康熙三十三年(1694)创建,为清雍亲王府(胤祯),雍正十二年(1734)改寺,建筑壮丽,殿宇崇宏,内中珍贵佛像很多。
: K8 V; d! F. X1 o, O* f, G
7 @4 e/ j4 N3 _6 Y. l! e. t9 钟楼 东城区地安门鼓楼北 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清干隆十年(1745)重建。古代的报时台,元、明都市建筑的重要体制之一,全部用砖石建成,不用一木,为北京南北中轴线的终点。 . Q& {0 {/ @: z, [

0 X8 e8 F/ y; f( K$ ]. s3 j5 A10 鼓楼 东城区地安门大街 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嘉庆五年(1800)重建。古代的报时台,元、明都市建筑的重要体制之一,并为元大都城的中心,是北京城市发展史的实物资料。 : u# _1 N5 y* y3 n$ G& C& b  F

* ]. F5 {1 L; R. m% m9 q2 Y11 社稷坛(中山公园) 西城区天安门西 明永乐十九年(1421)建,后迭经重修和扩建,社稷坛保留明代规制,拜殿并为原来建筑,至今已五百余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 n0 q% J( m9 ?  \
$ m4 {* E( l3 ?: P12 中南海 西城区西长安街 中海金、元(十三世纪)开辟,南海明初(十五世纪)开辟,楼台殿阁在建筑上具有特殊风格。
& B) Q/ p6 a8 M* d. `3 s0 m' N6 y
* T/ }2 t1 a$ u- T' C- ^13 北海、团城 西城区三座门大街 辽、金(十一世纪)开辟,现存元、明建筑遗制及清代建筑物,殿宇崇宏,为历代帝王别苑,名胜古迹很多。 : D1 [" E; P' O: F% S# B/ \

/ K9 p- V( Y$ p' M' \* C* b* \! b14 景山 西城区景山前街 明永乐年间(十五世纪初)建置,清扩建。景山是明初皇宫里的镇山,所有建筑物和附属文物,是故宫体系内的一部分。
8 V" z) S# g; l3 O( d* g$ L  d9 |' G+ R2 m/ ?% Y$ C
15 大高玄殿 西城区三座门大街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明清皇室的私庙,建筑精巧。 % q4 _! {/ I0 R- v
2 G) t* H/ t* Z+ E) V: n$ j
16 天坛 崇文区天桥南大街东 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明、清改建和重修。规模宏大,形制特殊,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的评价。 - s2 {5 q( p+ }8 ~5 W+ u" i

& s$ ~) Q' J4 `5 Y  w) F17 天宁寺塔 宣武区广安门外 辽(十一世纪)建,为北京现存极精美的古塔。 2 f& x% g) A4 w2 k$ u; X$ R

# q- E; G& B: e! E/ g8 I# j18 颐和园 海淀区 金(十二世纪)、元(十四世纪)、明(十五世纪)皆有开辟,现存为清代建筑物,建筑宏伟,为全国少有的园林胜景。 / Z- i0 r2 V8 D7 ?) J

; X$ A( S6 Q* u. \5 R19 静明园(玉泉山) 海淀区 金(十二世纪)开辟。北京名迹之一,后山清代密宗摩崖造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 A# \5 K9 O) y; v4 o$ E/ m& V( U; q2 `3 D) |: S, U3 E
20 觉生寺(大钟寺) 海淀区 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寺内有明永乐二年(1404)的巨型铜钟,内外铸华严经全部八十一卷,体积高大,铸造精巧,是北京现存的最大铜钟。钟楼建筑雄丽,形制特殊,为适应大钟而建。
# ?% A1 f! e: i0 V9 x  ~* l
# `% z( D! D( }1 v  L3 g) V* u21 十方普觉寺〔卧佛寺〕 海淀区聚宝山 唐代(八世纪)的古庙,元代(十四世纪)开山扩建,明、清多次改建。它的平面布置,沿袭唐、宋时代的伽蓝七堂制度,在北京一带是很少有的。殿内神像及铜制巨型卧佛,塑造精美。 - I6 K+ f: @+ t: a2 y) v1 Q
. A* m* Q! b9 y* P
22 碧云寺 海淀区香山 元至顺二年(1331)创建,明正德年扩建,清干隆十三年(1748)建金刚塔。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后殿现改为孙品山纪念堂。 8 A& N) j3 G$ f5 x1 u1 T
2 ^# H6 ^4 f% B3 [! L
23 大正觉寺〔五塔寺〕 海淀区 寺内五塔系明成化九年(1473)仿中印度式金刚宝座塔建成,塔上浮雕梵像、梵宇、梵宝、梵花、狮、象及飞马诸像,活跃逼真,为国内最精美的金刚宝座塔。 / X) S: k# {+ x! Q* e2 i' n0 h
6 @. F0 b7 E3 v9 s
24 大慧寺 海淀区 明正德八年(1513)建,清修。寺内大悲殿是标准的明代建造物。殿内大佛两旁的明代塑像极精美。 + h4 X1 }: Z: v2 [

+ w; X. W- @$ k8 Z7 @25 慈寿寺塔 海淀区阜外八里庄 塔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须弥座四壁雕塑金刚像,作法细致,为明代单层多檐式塔的极重要的范例。
) B1 \/ q8 D" U0 K; r) F2 @: W7 H+ y2 U
26 卢沟桥 丰台区 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正统间(十五世纪)重修,清康熙间(十七世纪)重建,是北京最古老的一座大石桥,北京名迹之一,石栏刻狮数百,神态各异。
, i0 f" H- b" h8 N
- d3 H3 @9 A3 P+ ?# j8 L. I27 镇岗塔 丰台区长辛店永岗村 金代(十二世纪)的遗物。塔九级密檐,第二层起,每面残存砖制浮雕佛像,古朴生动,是一座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塔。   V. n% `4 ]( e9 m

: }7 s" b  m3 T& C( q3 x# }28 西山八大处〔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庵、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 石景山区 各庙保存明代(1368?644)、清代(1644?911)建筑行式,又遗存一些明代的精美塑像。 9 N7 N2 i7 D/ M4 A% K
3 _7 k5 O: v! p# g) a/ ]
29 法海寺 石景山区模式口 明正统四年(1429)建,大殿壁上存有明代完整壁画,艺术价值极高。 1 [- q# w8 L2 ^# G$ Z1 ~. ?
0 q, o! f  K( J4 K/ R& c" y0 w4 k
30 冰川擦痕 石景山区模式口 为数十万年前的冰川遗迹,是华北罕有的科学实物资料,尤其是北京史前期的重要发现。
4 E( \$ E# l4 `% O4 n
" l  I3 g8 n5 A. ^6 e31 十三陵 昌平县 明(1403?644)建,各陵建筑宏伟,而形式不同,表现出明代建筑形式的演变。
$ y( ^& V+ W) o! \8 _. V) T2 \, C# e: G& t% q1 J  r  o
32 云台 昌平县居庸关 元(十四世纪)建,券门石刻及门洞内石刻刻有大小佛像,汉、藏、蒙、梵、西夏文五种文字的经典,在佛教史和艺术史上有很高的价值。
; c- M4 D1 d/ [4 U; h1 B. ?" a: v5 _" m& R5 {% V
33 魏太和造像 海淀区五塔寺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造。是北京现存最古的造像,像及刻字尚完整。
; T4 `+ u- ]" x5 h" Y5 D5 z6 ^6 k
4 k9 z5 k  A  T& u34 潭柘寺 门头沟区罗缑岭 晋(三世纪)创建,金、元、明重建,清扩建,是北京最古的庙宇,大殿崇宏,尚存明以前建筑形式。寺内有金代石碑、石塔。北京名迹之一,并为北京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 d2 F4 g3 ?3 j6 w% F8 O$ H% S% ^( L
35 戒台寺 门头沟区马鞍山 唐武德五年(622)创建,辽建戒台,明、清重建。现存坛基雕刻精美,可能是明正统年间(十五世纪)所建。千佛阁清建,高峻宏伟。寺内有辽碑、辽代经幢及有名的古松等,其它名迹很多。 ; V- H3 Y$ j. O% V7 t
/ n& ?$ h# z; g' }- k! ]. p$ I8 t
36 土城 朝阳区、海淀区 元代大都城墙遗址,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是北京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M! P$ y) {; f) R) M; F

& C* f' b+ z6 B; {% _8 L37 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广场 1976年11月24日动工,1977年9月9日落成,是瞻仰毛主席遗容的革命大厦。 & B, P# G; m+ Y* u

; v' m8 y2 ]+ m) g38 双清别墅 海淀区香山 毛主席在1949年3月到11月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毛主席在这里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等重要文章
' R8 n+ k1 Q- D. H5 M* j
( j: u8 J  m( b: ^# k4 x39 鲁迅故居 西城区阜内大街西三条 鲁迅先生1924至1932年间住的地方。《华盖集》、《野草》等许多重要文章在此写成。 # N8 t) K- c9 }0 O0 O

+ p2 |, o: _! H, c$ l% Y40 毛主席故居 东城区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所巷8号 毛主席1918年第一次来京的住处,在此居住期间,毛主席组织了湖南留法勤工俭学并开始研读马列主义。 ' s: E0 k* q/ ]9 F% [: H
' l3 N, L5 z" m; E* p
41 李大钊故居 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 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多年的住宅,居住期间积极进行了革命活动。 ; m5 @( O! f4 {6 u

9 q7 H5 m( q% [42 陶然亭、慈悲庵 陶然亭公园 毛主席、周总理、李大钊等同志在1920年至1923年间进行革命活动的地址之一。 9 Q( V$ }( p( V/ r) Q
1 b- V7 K$ ^  S+ U) U4 Z5 d- y# P# Z1 v
43 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 丰台区长辛店大街 长辛店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的地址。祠堂口一号是当年的劳动补习学校旧址,刘铁铺是“二七”大**的指挥部。 ; R  |5 E! d+ [4 M" Q
. Q/ E6 s" H+ ^  R  Y& ~6 G7 J9 G$ f
44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顺义县焦庄户 1943~1948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创造的打击敌人的地下长城,全长约32华里,地道内设有瞭望孔、射击孔、七个暗堡和大炮楼、指挥所等。
& {* P8 Q* X  D( L5 l4 X5 A
' \2 X% l% X( t, Q0 F: ]45 古观象台 北京城东南泡子河 建于明正统年间,五百多年来,此台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观察资料,向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现存大型天文仪器,既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德、法等帝国主义洗劫我国历史文物的罪证资料。 ! p; s1 S& F* [- f6 P7 ]

+ i4 \* a5 M7 X7 @46 牛街清真寺 宣武区 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始建的回教建筑,是中国建筑形式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实物。
6 l9 R* M, X6 O+ H' p8 C+ a. j' p9 Y
47 恭王府及花园 西城区 曾为清恭亲王奕䜣(咸丰帝之弟)府邸,故名。堂院建筑精美,花园布置得体,曾被人称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 D, h) v  Q& l

, N2 H& U5 N6 U! }( j48 西黄寺 朝阳区安定门外 清干隆五十年(1785年)建,顺治时为西藏第五世达赖喇嘛所建立的住所,寺内清静化城塔是为纪念班禅六世在此病故的清代单体建筑艺术的杰作,具有汉藏印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特点。
+ p$ H, N+ [; I" Z4 K$ F* ~' @' p+ r# d
49 圆明园遗址 海淀区 由明代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清代屡次扩建,是举世闻名的园林。1860、1900年遭帝国主义洗劫烧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例证。
/ d' n" h- v: M& y0 B. u+ B2 Q# w8 u6 p% g+ h( s# T% Y
50 南堂 西城区宣武门内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此建经堂,清顺治七年(1650)扩建,历来是北京天主教教区的主教堂,也是反动的宗教侵略中心,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 @" ~: j8 ?' A' M& t5 \$ d
5 @& b/ f2 o% Y5 N. R( e7 O51 东南城角角楼 北京内城东南角 明建,建筑形式特殊,明清城防设施和城楼建筑的独特例证。 " N% ]8 e* M6 j# @9 d% `( X' B
5 L0 Z% ^! v4 ^1 W$ i
52 正阳门与箭楼 天安门广场南面 正阳门是明清内城南城的标志,与箭楼同为天安门广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 k6 w# S% P& u! ?

/ T9 `. [$ [8 h9 S  g" u53 琉璃河商周遗址 房山县董家林一带 发掘中发现有当时的居住区、古城墙和墓葬区,并保存了几座奴隶殉葬墓和车马坑,地下遗存丰富。对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 Q" Z9 s7 }3 Z: P" q& ^/ f

+ G3 `1 Z2 M! p54 万佛堂、孔水洞 房山县坨里 孔水洞壁有隋唐同代的刻经和雕像,洞上的万佛堂内壁满布石雕佛像,附近山上并有辽砖塔。孔水洞,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对研究隋唐宗教艺术和水文变迁,均有参考价值。
' Q: O* L8 L. O" [. U" x$ F8 V. g7 b/ d! t
55 窦店土城 房山县 是我市保留较完整,遗迹较多的一座古城(战国到西汉),对研究北京历史地理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2 Q6 y1 v, k4 n8 ~- z( U5 w' L2 v, F4 z
56 银山宝塔 昌平天寿山东 有塔七座,五座为金代墓塔,二座为元代墓塔,均为密檐实心,建筑秀丽挺拔,雕造装饰精巧,是研究佛教艺术和砖石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
' l: q' Q3 Y" q4 @
7 f' `( O: L3 ]3 z1 z  E57 燃灯塔 通县城 辽建明修,高约四十五丈,十三层密檐,建筑结构和塔上精美的佛像雕刻,均有艺术价值。 ) c3 x- \( K( V2 |+ c& r
$ r1 M4 I# M" x4 C$ n
58 法源寺 宣武区宣武门外 唐贞观十九年(645)在此建悯忠寺,明正统二年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一年(1735)更名法源寺,保存有研究唐史的重要资料。规模宏大,解放后,亚洲宗教界代表人物曾在此集会活动,在佛教国家中有一定的声誉。
& ]* N) i+ K* S5 z( p1 T; ]% t% k, h5 q# {4 ]9 K) O
59 大觉寺 海淀区 辽建,清康熙、干隆时重修,寺内保存许多文物。自然风景瑰丽,向为游览胜地。 7 ^5 u% A) F( P! W: x& D

# W6 L3 ~1 V( W3 o' m8 z60 先农坛 宣武区永定门大街 古代祭山川、风云、雷雨之建筑,是北京五坛之一,有一定历史价值,重点保护观耕台、庆成宫、太岁殿、神仓、蚕坛等处。 1 E+ |, v2 x0 M( W4 ?

: R& H$ [) C4 h61 良乡塔 房山县良乡镇 塔为五级楼阁空心式,高大雄伟,是良乡的重要名胜古迹。 # Y1 }1 z- o) l: `* \# q9 y

$ Z- _2 Y$ h7 K% }# F9 s62 团城、演武厅 海淀区 清干隆时练兵之地,厅西实胜寺内的石碑,用汉、满、回、蒙四种文字精刻,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 4 w0 U+ }6 |. }4 i' S

2 _2 r" U6 L. O6 f8 w! r# P63 德胜门箭楼 北京城西北角 与前门箭楼,是仅存的两处研究古代都市布局,城防设施的实物资料。 / S: a  v3 e' o8 T$ i+ U5 P( k

! C4 o: @; U$ O, t9 z64 万寿寺 北京西郊 明万历五年(1577)始建,清干隆时两次大修,寺分中西东三部,楼阁建筑、假山堆石与紫竹院公园连成一片,可作旅览区。
; [' n. k+ F; ]
7 i: |$ q# @# k! {0 H0 S0 [- o65 白云观 广安门外 相传是唐天长观旧址、金、元、清重修,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由数进四合院组成,是研究道教的实物资料。   C7 ^: A, Y/ ]- {) ]* c+ z

# L! g; v9 X: x0 j& ], p' C7 W* ~* F- l66 孚王府(九爷府) 朝内大街 清初建筑,因道光时曾为宣宗第九子奕譓(孚郡王)的府邸,故名,建筑严谨规整。
$ X$ \8 F- `" c2 W9 S# p0 E0 Y  T# z1 P2 L$ i' `7 k5 C
67 历代帝王庙 阜内大街 明嘉靖年建,明代祭祀历代帝王之地,是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原有建筑保存完整。 / x( l% z( _) X* e

7 v' S' q! z4 q7 t* x1 b68 景泰陵 海淀区 明代宗景泰帝的陵寝
1 X- B& y9 x9 K# [/ U6 l* a+ u2 @6 _7 Z2 h9 T# O6 e; }2 T
69 文天祥祠 东城区府学胡同 为纪念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祠堂,明代建祠。祠内还保存有匾额及石碑等。 * i* Y$ m6 }% R7 d6 b) N  X

4 r: h, G+ m, `: ?- [3 e70 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 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 一九二四年底孙中山先生北上来京直至逝世的住地。逝世前在这里留下了着名的《总理遗嘱》。原有四合院和花园保存基本完整。
. F& L/ F: B- f, o/ S1 `
! M" e2 D' ]' N) g, M71 原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 西城区新文化街 鲁迅先生曾多次在此讲学,院内有“三·一八”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 * J' `/ U+ s6 w  I
* L9 y5 [; T2 X
72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 丰台区长辛店镇 原京汉铁路侨工局赞助下的高等法文专修馆长辛店分馆工业科旧址。一九一八年在此举办过留法勤工俭学学习班。
- K$ T( v' e+ ~( c: u: e; R- |4 S' U6 ?- c7 K' {$ G
73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 海淀区圆明园“九洲清宴”遗址内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李大钊等同志带领爱国学生,工人和各界人士在天安门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举行示威。段祺瑞下令开枪,四十二人遇难。一九二九年北平市政府在此纪念碑。
  F$ y+ I& f* R( T/ G  {0 p! F1 k4 g/ z
74 滦洲起义纪念塔 海淀区温泉 辛亥革命滦洲起义烈士的衣冠冢,有纪念塔、碑刻等,一九三七年四月落成,同年五月在此举行国葬典礼。 $ p# X/ M9 P6 C

4 l  G/ _% r. R75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石景山区八宝山 革命先烈和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陵园。墓区内有任弼时、瞿秋白等革命先烈墓。骨灰瞻仰厅里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骨灰盒。 1 h, U. b  P" q- E: N) k* }( A" ~

& u+ Z5 `; A- \" B3 s5 t  O76 李大钊烈士陵园 海淀区万安公墓内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李大钊同志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一九三三年,**河北省委发动北平市民于四月二十三日公葬李大钊烈士于万安公墓。一九八二年,**中央决定在万安公墓内建李大钊烈士陵园。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将烈士及其夫人的灵柩移葬于园内。同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央主持举行了陵园落成典礼。 9 O! C4 A- ]" y5 q- M
0 ]+ J& ?4 R0 r
77 报国寺及顾亭林祠 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 辽创建。明成化二年(1466年)重建。清干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清代着名学者顾炎武(字亭林)曾寓居寺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何绍基、张穆等人集资为顾建祠。
! e, i! B- P" r4 n6 {7 c9 p/ D: S0 {6 ?$ S2 z
78 柏林寺 东城区戏楼胡同 元至正七年(1347年)创建。明正统、清康熙、干隆年间重修。原建格局保存完整。 5 Y: ~8 u3 y4 K' t3 w" {$ j

; e9 u3 s% c: s: A6 H79 广化寺 西城区后海鸦儿胡同 元创建。明万历、清咸丰年间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原建格局保存完整。 $ G; {* v+ J$ z9 _; s% f
7 L5 I* C8 D6 u
80 护国寺金刚殿 西城区护国寺街 元创建,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时改名护国寺。是京都名刹。解放后,对遗存的金刚殿进行过修葺。
9 H. }* R) X/ A: n& t7 S3 V: u
; E7 Z3 P/ u; B# g0 R" [1 c81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 西城区成方街 元至元七年(一二七○年)创建。明重修。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庙毁,又修复后殿及仪门。现仅存后殿,是研究元代大都城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 , J8 `% Y0 o: h2 F; I
$ z$ f2 ^. \# D4 b# `$ g% p
82 广济寺 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 金代西刘村寺旧址。明天顺年间重建,成化二年(1466年)改名“弘慈广济寺”。现尚保存原建格局,为我国佛教界的重要活动场所。 7 o4 M" B8 o/ w$ ^5 |7 I" ?- y
7 S! L2 l( {; c$ U; s
83 东四清真寺 东城区东四南大街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创建,初名礼拜寺。景泰元年(1450年)敕题“清真寺”。万历七年(1579年)重建。寺内保存有珍贵的伊斯兰教经书和文物。 # o- `* f! [- ?1 J7 w

4 c3 K. S2 Z, T5 J" d$ ?84 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元代庙址上改建而成,清干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形制和布局。 * E4 ^, D6 A# x1 f9 u" x" L

; h! m+ c' M4 F7 Z% p85 隆安寺 崇广区广渠内白桥大街 明景泰五年(1454年)创建。之后屡次重修。现存殿宇、戏台等建筑是清代遗物,整体布局较严整,内有明、清碑刻等文物。 * @) N- {) q: u/ a$ R! T
5 b7 }7 T. n! n4 Q2 W. B: `
86 黑龙潭及龙王庙 海淀区温泉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在潭旁敕建此庙,后屡次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尚完整,有明、清碑刻多座。
3 v# m# g( E# \1 \$ ], o- L5 y
: Z0 h0 y& L+ r0 E5 |9 r87 地坛 东城区安定门外 又称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祭祀地祗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现为地坛公园。
6 Y* ~4 C" h* n+ x: e
2 R0 T6 a0 z7 }+ a88 日坛 朝阳区朝阳门外 又称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现为日坛公园。 , m* O# v3 C/ p$ S# h3 @

- D3 q' w9 @2 ]4 v) u( P: p. x89 月坛 西城区南礼士路 又称夕月坛,是明、清两代祭祀夜明神(月亮)的地方。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现为月坛公园。 6 w2 M! X4 N# ^* a0 W' b5 G% M
3 d4 L6 \2 {6 B  D3 O! G
90 沿河城与敌台 门头沟区 地处门头沟区狮子沟沟口,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之一。为加强北京防御,明万历六年(1578年)修建沿河城。现存城门一座,城西存敌台两座。沿河城至洪水口一带尚存万历初年构筑的敌台十六座。 % c/ y. S8 o) D! }( \2 `' u% K

9 o: X6 Y' w$ p/ D91 万里长城北京段 密云、怀柔、平谷、延庆、昌平、门头沟 北京地区内的长城,绵延近千里,保存较完整。这段长城大多构筑在高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着称于世。 + ~" m7 U0 }$ r& _% `3 N. W- z5 E

% `3 g* c# T% I92 广济桥(清河大桥) 海淀区清河镇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创建的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是明代皇帝谒陵和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一九八二年决定迁建于小月河保护。 & f- v* G8 |2 m+ ?4 d

0 I9 F3 L8 @# t- y3 Q# m( \93 后门桥 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 元始建,初名万宁桥,木构筑。后改为石筑。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北部,为元代大都城内通惠河上游的重要通水孔道,是研究元代北京漕运的实物。 4 u2 W+ w9 z8 m5 J) g3 S, B

" K  c- ~1 N9 u: x+ N5 K94 永通桥及石道碑 朝阳区八里桥 俗称“八里桥”,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建。为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桥下河道两旁有石水兽四只,雕刻生动。义和团运动时这里曾是战场。桥东有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御制通州石道碑”一座,记载自京师至通州修筑道路的情况。 * v5 ]+ V# C. l

6 Q2 V4 r, K, z$ N2 u2 Y' N9 l95 朝宗桥 昌平县沙河镇北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建,为京师通往明陵的大石桥。全长130米,七孔联拱实心栏板。桥北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立“朝宗桥”碑一块。 ! h+ C6 h. ]" k3 w
) p: C/ b4 v2 c- q7 l9 E
96 琉璃河大桥 房山县琉璃河镇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建成。为九孔联拱实心栏板大石桥,是北京现存少数明代桥梁之一。
: n! f" p  t! Y( S% V- S0 L5 w' W/ C" |
/ a$ \: [) X/ V. c3 F4 _8 f97 普度寺大殿 东城区普庆前巷 元太乙神坛和明南城洪庆宫遗址,清顺治初年改建为睿亲王多尔衮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又改建为玛哈噶喇庙,干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次年改名普度寺。大殿建筑宏伟,形式特异。
- O1 @: ^* C; y) O) W7 s* d% U, @1 @# s
98 福佑寺 西城区北长街 清圣祖玄烨在紫禁城外的避痘处。雍正元年(1723年)建正殿,后改为庙宇。一九一八年**同志来京时,曾在此居住。后为班禅驻北平办事处。解放后为班禅驻京办事处。 + p3 A& q+ G4 F1 Q2 }* m

7 }" ]9 z4 s3 G# X7 O. k. Q99 嵩祝寺及智珠寺 东城区嵩祝院北巷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皇帝为蒙古活佛章嘉胡图克图在京修建的宗教场所,名嵩祝寺。寺院规模宏伟,建筑轩昂。其西部与智珠寺毗邻,原有古建大部保存。 7 m/ K& U4 K" v
5 D2 b3 `+ a: I% g

& H0 J2 H% z8 [3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绿洲币 +5 收起 理由
碎沫可菲 + 5 好详尽~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12: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紫 于 2011-3-14 12:51 编辑
4 T( Z6 \/ h* {, o2 \; q# _. F2 p  L% U
100 宣仁庙 东城区北池子 清雍正六年(1728年)建,祭祀风神的地方。主体建筑保存完整。   ~, t9 @+ ], q- u# r
- ~/ a$ ~# Z' D
101 凝和庙 东城区北池子 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祭祀云神的地方。原建筑基本完整。 / T$ f9 K% k+ A
" S1 b2 c  E2 V# \, [# K/ Y
102 昭显庙 西城区北长街 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祭祀雷神的地方。现仅存大殿。
( H$ e3 x0 @  s8 m* a0 ], b
: d7 p* T- ^$ C* D103 吕祖阁 西城区新华街 供奉以吕岩(洞宾)为主的道教庙宇,是北京现存少数道观之一。规模较大,整体布局和建筑物尚完整。
. I, ~* K, ^6 ~; i- J, z% t3 @% u4 T% k, O4 @: s2 g3 I
104 西什库教堂(北堂) 西城区西什库 曾是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原在府右街北口(蚕池口),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迁建于明代的西什库旧址,俗称“西什库教堂”。 3 y' g3 B# p+ ^% U1 T$ A7 u8 w

6 H3 y3 ]) Y0 t4 E105 旭华之阁及松堂 海淀区香山 旭华之阁,清干隆二十七年(1762年)建,为无梁殿结构。松堂(来远斋),干隆十四年(1749年)建,白石枋柱,堂后有古朴的叠石,四周遍植白皮松,俗称“松堂”。干隆皇帝曾在此为征大、小金川回归的将士设宴庆功。
  L4 {/ J3 q/ Q) W: d2 U( E: Q1 f6 x' t
106 静宜园(香山) 海淀区香山 辽创建。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大永安寺(后来的香山寺)。清干隆十年改建为静宜园。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即在园内。山上遍植黄栌。秋季满山红叶,为京郊胜景。一九四九年三月至十一月,**中央曾在此处办公。
8 N! B; Z4 l4 K$ z5 c( a1 V5 C
/ k8 G* Y* g9 x; x7 ?9 x( _107 钓鱼台与养源斋 海淀区 原为金代旧迹,元代称玉渊潭。清干隆三十八年(1773年)浚治成湖,重修台座,御书“钓鲁台”三字。台侧建有行宫,正殿题“养源斋”。 4 k, p: g+ c- D( k4 q
* [) L6 k6 I/ F9 b7 b  n$ {( b/ O) m
108 和敬公主府 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 清干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的赐第,其后屡有改建。主体建筑仍保存晚清风格。 3 O0 E. _. R/ ^( P2 C, S$ g

3 b. o1 g' T, i/ a6 F/ D109 礼王府 西城区黄城根九号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礼烈亲王代善第三代袭王康良亲王杰书于康熙年间所建。嘉庆时毁于火,当时的礼亲王昭重建。现主体建筑仍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王府建制的实物。 3 w" V0 X) w  K8 Z; B7 U
( ]5 J3 r: u) k; X1 r
110 郑王府 西城区大木仓胡同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布局开阔,建筑雄伟,原为北京规模最大的王府。现存中轴线上的大门、仪门、大殿、后殿等主体建筑,是研究清代初期王府建制的典型实物。 . G( L4 s$ n3 G) U

1 G  R% L4 c* w/ d3 m111 庆王府 西城区定阜大街 清末庆亲王奕■的府■。后殿及西部三路院落保存完整。西路有精雕的楠木装修建筑一处,价值很高;后部的梳妆楼,形制新颖。
3 \4 X, f" U, w5 h5 O1 ^! y2 I! v. P9 ?3 O, t6 D5 q
112 顺承郡王府 西城区太平桥大街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曾是张作霖的住宅。现存中路、东路的格局尚完整。
6 f$ z) ]( d0 n5 w  {
2 }1 X6 |* C; V. I113 克勤郡王府 西城区新文化街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曾一度是知名人士熊希龄的诠宅。王府后半部的后寝门、后寝和后罩房等建筑物尚完整。 + }/ {' K& N4 A8 v

- u3 o/ t$ F/ T* I114 醇亲王府(摄政王府) 西城区后海北沿 原为清初大学士明珠府第。干隆时改为成亲王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为醇亲王府,清干末代皇帝溥仪(宣统)诞生于此。溥仪即位后,其父载澧被封为监国摄政王,因而又称摄政王府。 5 z* J; o7 ^, f
) E, _0 O$ ^: l% t& A, C$ G/ F; M
115 关岳庙 西城区德胜门内东大街 清末醇亲王祠堂,辛亥革命后改祀关帝、岳王。一九三九和一九四○年两次重修。建筑宏伟,原建格局保存完整。解放后曾为达赖驻京办事处。 . U' y2 Z3 [; E. ?
: v' `' ?, o5 k% T3 D
116 云绘楼清音阁 宣武区陶然亭公园 清式建筑,原在中南海,一九五四年按原状迁建于此。
) ?0 t( g  b2 q1 p% f  ^+ Q
* {# |/ ?0 S' S0 L  ?6 T117 杨椒山祠(松筠庵) 宣武区宣武门外达智桥十二号 明嘉靖时,冒死弹劾权相严嵩的杨椒山(继盛)的住宅。清干隆五十二年(1787年)改为杨椒山祠。杨椒山两次批评时政的草稿刻石均嵌于祠内的谏草亭。 6 v+ t8 `4 [) Y- w

# |9 S! s) e7 P* a' O118 于谦祠 东城区裱背胡同二十三号于谦(1398至1457年)是拥戴明景泰皇帝保卫北京挫败瓦刺也先进犯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英宗复辟后惨遭杀害。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敕建其生前在京故居为“忠节祠”。现存建筑为晚清时重建。该祠也是义和团重要坛址。
* @; x4 n: t( a' |  K. B$ S/ o( P( i) {( Q
119 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 宣武区海柏胡同十六号 清代着名学者朱彝尊在京的住宅。《曰下旧闻》一书即编着于宅内的“古藤书屋”。
! f" j2 s0 ]- r) i, b- V9 i) y! i' x
120 康有为故居 宣武区米市胡同 康有为在京居住的地方,也是其筹划变法维新的主要活动场所。因院中原有七株树,故康有为题其室为七树堂。 , t9 H% n/ M/ U

2 h7 G! u$ j, Q1 [121 梅兰芳故居 西城区护国寺街九号 着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的住所。
' y* x* Z  Q" Q
$ c2 f( e% H3 O9 S6 S; S8 P122 程砚秋故居 西城区西四北三条三十九号 着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的住所。
' z! ^; l3 ]3 Q4 B4 x' M5 s
6 o+ w& `, W0 J0 F7 N7 i123 齐白石故居 西城区跨车胡同十三号 着名画家齐白石的住所。 ' R6 \: S7 W/ d$ R) Q
- ?& ?, u( ~0 M! b% g! Q- ^( |
124 老舍故居 东城区灯市口西街 着名现代文学家老舍(舒舍予)的住所。 0 N1 Z6 o- q: q) `( o8 \
# T# |/ |& c1 ?7 z
125 茅盾故居 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十三号 现代着名文学家茅盾(沈雁冰)的住所。
7 M8 w! p4 T, w0 q- E8 z/ o  i" Q$ j
126 湖广会馆 宣武区骡马市大街 清初北京着名的会馆之一。现存在的戏台、后楼基本完好。 " \5 m/ d5 Y6 r( t

% N7 {) V" v. y2 T8 A127 阳平会馆戏楼 崇文区小江胡同三十六号 戏楼规模较大,保存完整。 / ]3 M; d' Z1 A( {1 f% |- y- c
5 G1 E( \5 Q2 }6 b) E# r0 d: |0 r( b
128 福建汀洲会馆北馆 崇文区长巷下二条四十八号 主院正房,结构新颖。是北京少见的具有南方特点的古建筑。
5 ^  F5 O! V7 N& _) W
3 E9 r; q1 r" }, O129 安徽会馆戏楼 宣武区后孙公园二十五号 戏楼保存较完整。
8 }7 j- k* S* n$ j; {. f+ T! L0 g2 p5 G0 w8 d9 Q; V
130 湖南会馆 宣武区烂缦胡同一百零一号 主院保存完整。**同志一九一九年曾在此居住并召开湖南旅京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 ' ^& H% ~! K- O* s, y* }

& e- k" _+ M, D( u; B  W* o* W131 中山会馆 宣武区珠巢街五号 布局严谨,建筑精美。前厅、过廊保存较完整。
1 y  H2 ^1 ?4 |; t  u4 z, B, O+ z4 m. Y2 N# H: g$ T
132 可园 东城区帽儿胡同七号、九号 清末官僚宅第的花园。布局新颖。
7 A- w! h) ~% a( i" ^( c/ M& H% g8 p* B9 E9 j- U
133 旧宅园 东城区帽儿胡同三十七号 溥仪妻婉容婚前的住所。原建格局基本保留。正房五间内的隔扇、落地花罩雕缕精细。东院花厅装修基本保存原状,明间迎面墙满嵌巨镜一方,传为婉容婚前演礼之处。 0 ^: b# {) m& q* \) A! _

  t& t# t2 {# W3 e4 I  ]134 乐善园建筑遗存 北京动物园内 北京动物园内的畅观楼(西式)、豳风堂、鬯春堂(中式),是原乐善园的建筑遗存,形式各异,保存完好。现动物园正门的砖雕精美,与上述建筑已连成一体,是研究建筑发展史的实物资料。
, r% \& Q1 D' g# ~; Y: V( z. c
  e6 L( |/ O& v$ v! @135 乐家花园 海淀区海淀镇 清礼亲王别墅,民国初年改为乐家花园。花园由数组建筑物构成,各院落间堆石成山作为屏障,形成封闭式景观,是一处难得的园林佳境。 7 ]; U( ?! Y( b& @, ^, p

) U% }4 r- p' g6 A' T) j2 D" k: ~3 E4 F136 达园 海淀区圆明园西 民国初年,军阀王怀庆在圆明园废墟的前湖区兴建的别墅。屋宇、池沼布置直辖市,是一处景色宜人的园林佳境。 * L6 R' s; Q6 e0 R, u% i
' \" |0 Y4 J# q
137 西城区西交民巷八十七号、北新华街一百一十二号四合院 西城区 原为双合盛碑酒厂资本家的住宅。宅院宽阔,西部的花园叠石为山,别具一格。
6 `8 D; [- O/ A5 N9 |
" ~' g6 X) ?: P% D- k& b138 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六条二十三号四合院 西城区 中型四合院,三进院落保存完整。 & v$ l( y3 j$ u  A0 _% }

3 B% s. d$ k9 j9 n# e  U139 西城区西四北三条十一号四合院 西城区 三进四合院建筑,东院筑有爬山廊,保存较完整。 ) O7 n! j5 o$ _
/ g6 K$ `" }( Y2 |- }6 r$ y* V# `
140 西城区西四北三条十九号四合院 西城区 小型四合院建筑,保存较好。
6 ]5 m5 Y. h# d
1 r0 |3 l+ Q; H5 p" i6 s* ?141 西城区前公用胡同十五号四合院 西城区 中型四合院建筑,保存基本完整。
% ~* A7 r5 k9 V, g0 D) b7 U9 p* w) H
142 东城区东四六条六十三至六十五号四合院 东城区 清末大学士崇礼的住宅。分主院、跨院和花园三部分,每院自成院落,建筑保留完整。 8 \  M* H* ^2 K/ c& R
3 n3 D+ w  t3 R1 Z' v6 X" q
143 东城区礼士胡同一百二十九号四合院 东城区 住宅和花园两部分组合而成,布局紧凑,建筑完整。
8 L5 ~7 A$ u' _( u% L0 ^& S$ C$ q# k8 O3 L7 o0 Z" P
144 东城区内务部街十一号四合院 东城区 清宣宗第六女寿恩公主的府第,俗称六公主府。有大小院落二十余座,前部主要宅府大都保存原貌。
* m6 ^. l; |2 V6 C* a' o
2 E6 k' ^+ E; ?  K145 东城区圆恩寺后街七号、九号四合院 东城区 大型四合院建筑群,由中部西式小楼、东部花园和西部中式四合院组成。整体布局直辖市,是北京少有的中、西结合的建筑实物。 - M, H- U3 l% w1 S; ^8 _+ o
8 d$ z7 K& I) z- v
146 东城区国祥胡同二号四合院 东城区 现存的两座四合院建筑是清代那王府的一部分。建筑形体高大,保存完整。
) ^6 d6 [$ b, u) B" F& @) l( k+ T& f" R/ |
147 东城区方家胡同十三号、十五号四合院 东城区 清循王府的住宅部分。布局规整深广。
! }' \3 d0 B; c9 d/ _
0 d) s0 E& g0 R+ d148 东城区府学胡同三十六号(包括交道口南大街一百三十六号四合院) 东城区 清末兵部尚书志和的住宅。由花园和多组院落组成,是保存较完整的大型四合院。 6 _, r! X- }/ _7 n! Y) _9 ~
4 W& k2 ~; r% t3 e/ n. B
149 崇广区新开路二十号四合院 崇文区 民国年间修建的小型四合院。布局严谨,建筑小巧精致,椽头、柱头皆镶嵌珐琅图案。保存完整。 7 m3 O% T) u3 K4 ?

+ Q6 d/ T- r! H7 b150 白水寺石佛 燕山区 白水寺(俗名大佛寺)已毁。现存一佛二胁侍石像,造形古朴,高达丈余,是北京现存元明时期最大的石雕像。 ( \/ w$ d2 F' f) l$ R
+ c' i% k9 K. `* t3 K
151 正阳桥卫生渠记方碑 崇广区天桥东一巷 碑身方形,碑首为四角攒尖式,碑座为须弥座式,上刻精美浮雕。碑身镌刻满、汉文字“干隆五十四年御制记并书”文,是研究清代水道建设的资料。
! j. y, x+ r- k7 S" E
3 P& X! v# r* n  {+ h& |152 燕墩 崇文区永定门外大街 俗称烟墩。砖砌方台上立方形四面碑一座。四角攒尖顶雕龙纹,石须弥座雕诸子神像。碑身镌刻清干隆皇帝撰写的满汉文字《皇都篇》和《帝都篇》。
& v7 X! y8 [' k: k6 M1 w( @0 }0 ^; G& Y3 T8 b
153 国子监街 东城区国子监街 又名成贤街。路北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孔庙,沿街有牌坊四座,临街院落大多保持原貌,是北京现存古老街道之一。   }  F( d/ L" B9 n9 d. D/ g. y8 o
/ e4 m7 l2 a4 r7 H
154 金中都城遗迹 丰台区凤凰嘴村、高楼村、万泉寺、马连道 金中都城建于天德三年(1151年)。现残存的金中都城南垣西垣遗迹,是研究北京历史和城市变迁的重要实物。 4 o  e! H8 C) w; o3 \
5 C3 b' \1 R* L9 g, `5 M2 I8 d* ~% h
155 明北京城城墙遗迹 西城区西便门,东城区崇文门东 明代北京城城墙残段(崇文门东一段,西便门附近两段)是研究北京城垣变迁的重要实物。 8 V3 t- M7 l1 T. N7 _: @$ ]

4 Z' G' w; z8 [7 ]资料来源或整理于书籍、网络,非个人所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2: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北京人很不合格,好多地方没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2: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齐全,子紫同学。次子紫非彼紫紫,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2: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年也没去全了,争取都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12: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夏日罂粟 的帖子1 _' @  S) P. S- }( {/ [9 J6 H! Z8 r
5 L% w2 |, b7 h& Q% U/ ?' p
去全了还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的 加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2: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桃子紫 的帖子
' ~, Q/ P9 c8 `! z
! G! d) L% T* C* N1 |( h9 q好的,努力!谢谢你提供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3: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3: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费心啦!0 h3 ~3 v: }- f  h( h6 A# ^4 l$ W2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3: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在北京长大,还真没去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