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_$ c) |: y& ]4 k) P
                                        广济寺
: W( r: w( Y; _3 h
% \! R) n1 N0 I2 b; S! R8 C$ X        溯源4 {4 F2 B! G/ v* F$ e0 N# W& q* j
        仰仗太监财力,耗时20年复建
. B2 x2 E# f- }% j. U0 F
& k- M' K% {* r4 \# e        从地铁四号线的西四站出口出来,不远处一座宏伟的寺庙赫然在目,这便是弘慈广济寺。据寺院方丈演觉法师说,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将会址设在广济寺。原来这还有个说法:佛教协会在哪里,中国第一寺就在哪里。这也意味着广济寺是名副其实的寺院头牌。9 [9 v6 [& D" I; K6 Y; o' f$ p
        现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的广济寺始建于不尊奉佛教的金代,据史料《宸垣识略》记载,为金时刘望云所建,因寺址位于金中都北郊的西刘村,所以命名为西刘村寺。到了元末,之前因战乱而毁为废墟的古寺遗址,包括佛像、石龟、石柱等均被挖掘出来,古刹得以重见天日。当时的山西僧人普慧,发愿在西刘村寺遗址上复兴废刹。/ x& E* t( ^ o
        当历史的车轮滚入明代,由于皇族崇佛,此时僧人的日子与金代相比,已是天壤之别。都城内外,“明则大无人不建佛寺。”大指的就是大宦官,历朝太监也出资广建佛寺,比皇帝盖得都多。所以,普慧建寺时也仰仗了太监们的财力支持。, e# V, T5 s0 |9 }" o
        耗时20年后,寺庙终于建成,太监请皇帝赐字——这也是当时的风尚。宪宗皇帝乐得赐额“敕赐弘慈广济寺”,此时的广济寺已历战火洗礼,涅槃为京城敕建名刹,广济寺之名自此流传至今。
0 T: ~: r a. a# [ [% G; D( ?        朝代更替,但广济寺却得以幸存。清朝时,都城说戒之地,北则广济,南则悯忠(法源)。清顺治时,广济寺成为京城著名的律宗道场,皇室与广济寺过往密切。据说康熙时,广济寺住持恒明和尚在寺后兴建大藏经阁,贮藏从南京请来的大藏经。巧的是,当时在东华门大街有僧盖阁为游览地,被视为“妖”,可见当时是不允许宗教场所旅游产业化的。东华门那僧被押到刑曹后,辩解说广济寺也盖阁楼啊,想拖正热火朝天盖藏经阁的广济寺下水。官员一听,是有点说不过去,不能厚此薄彼啊,于是决定将广济寺和东华门僧一起议罪。这时,广济寺监院德光站出来,据理力争说盖藏经阁是在广济寺原有的藏经阁旧基上,并没有侵占官街,又搬出世祖皇帝,说皇帝都同意这事,并非广济寺的私意,这才化解了危机。
. b1 n. k3 M2 h3 \; _! v( Z; W
1 B: F- L- G0 s        . `/ z1 ~+ j% {8 I$ x( ?
                          广济寺内
( m- ]5 Q1 M7 ?! p% O- w6 u2 q1 B) j0 R; H m5 H: B' @, U
        “桐树”赠康熙,雅事传佳话) i+ z$ q9 B% |
        据说在清代时广济寺还存有一株被誉为广济八景之一的“仙枣垂璎”,这还是西刘村寺的遗物。后来树坏了,又在远处补植了一株,可没人知道它的名字。这棵树春天开花,花色紫蓝紫蓝的,僧人们就随便称呼它为桐树。结果有一天,康熙御驾临幸广济寺,坐到别室里和高僧天孚论道,看到这树奇异,就问名字,高僧回答说是桐树,皇帝说这树不像桐树,先留着它,以后等碰到认识的人了再说,别强给它命名。可见康熙帝不仅好学,而且很尊重“树权”。- `5 y7 E* e' [9 A
        第二年春天树开花时,天孚和尚进宫奏报,康熙皇帝兴致勃勃地临幸花下,问随行的侍臣是否认识此树。大家都面面相觑,康熙就点拨说,瞧这个树皮这么柔软,很是奇异啊。和尚看康熙如此喜欢这棵树,就奏请将树进奉。这时康熙表态了:此树还是不动,留在原圃的好。后来和尚还是将同类的一棵树赠送到皇宫,康熙大悦。比起送金银财宝的,赠树一事也算风雅。留在寺内的那棵老树,后来被称为铁树,康熙的孙子乾隆还很有兴致地为这树题诗勒石。这时的广济寺,寺基已 35亩,还有寺产一大两小三座塔院和一所下院。
4 v" y* I* H4 i5 y1 B( T+ B1 T
3 n( ^6 j: r$ a9 a6 w9 A9 x        鼎力抢修,涅槃重生
( L7 A. @+ d. T! G! [        到民国时期,广济寺内大雄宝殿供奉的一尊130多斤的普贤铜像佛被盗,引起轰动。在办案时发现,当时的寺内居住者极其复杂,最后结论为自盗。广济寺在民国时遭受了灭顶之灾,1932年举办华严息灾法会时发生了一场大火,将寺院毁于一旦。后来还是在吴佩孚等各界名流支持下,广济寺才得以按明朝格局再次涅槃重生。
$ m4 O* @. _5 L        听演觉法师说,寺院东、西、中三条线的建筑,如今只剩下中线建筑,规模不及以前的1/5。1972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抢修了广济寺和离之不远的白塔寺。大雄殿内的三世佛是从西郊大觉寺移来的,当时在北京各寺已无法找到一堂完整的罗汉像,所以三世佛两侧的罗汉像,取自市文物局库内的藏品,因体量较小,只好在大殿的原龛内加砌台座,这才保证了协调。* m5 Z: i( U( p* H+ ~. ?2 q, G
        而为了抢修这些被损坏的佛像和文物,广济寺还在西院临时建立了一个小作坊,请来故宫博物院修复厂的高级技工,通过他将多名已改行的修复专家请到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的黄炳章在后来的回顾中说,“广济寺成为文革浩劫后国内修复的第一座寺院。”. m6 C9 j' e, Q) H: K6 [. j( u! T# Q/ u
4 s2 m5 X7 n; `0 ?8 ]- }5 h/ `, R
        寻宝
. k' @1 U; [. U3 @- F3 a6 q: q, _        “另类”弥勒佛,稀有长明烛5 e$ X6 u; W* V }
        穿过现在的广济寺山门,东西两侧对称分布着修复后的钟楼和鼓楼,每天演绎着“晨钟暮鼓”。院内东侧原为北京居士林所在地,现在改为《法音》编辑部流通处。西侧为中国佛教协会传达室。
* N3 b6 F- \1 y( C! u2 t& r @        天王殿是广济寺第一重殿堂,进入大殿,眼前的明代铜铸弥勒佛令人大为惊讶。只见他半盘半坐于莲花座上,法相庄严,这和中国大多数佛寺中供奉的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很不一样,其实这才是弥勒佛原本的形象。
5 `" G% t9 F8 ?- Y        走到二进院,大雄宝殿赫然入目。殿中最早供奉的三世佛为康熙年间的焦万里所塑,已毁于民国火灾中。重新塑造的佛像也在文革中再度被毁。现在殿内的三世佛是1972年修缮时由其他寺院调拨来的。供台、香炉、蜡台、花瓶都极其精美、名贵。在释迦牟尼佛像前两侧,有两支分别高四米和三米的明代长明烛,演觉法师介绍说,这是由整根檀香木雕刻而成的艺术珍品,上面通体盘刻着“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这样的长明烛在国内非常罕见。) o# M) a9 U+ m" \; a; o l
0 S7 A+ G& T; g X% J
        珍贵《胜果妙音图》重见天日5 c+ d; E& O" @
        在大雄宝殿内,三世佛像后影壁的背面,裱贴着一幅高6米、宽11.3米的指画《胜果妙音图》,这是清代著名画师傅雯奉乾隆皇帝谕旨为皇太后祝寿所绘,内容为释迦牟尼灵山说法的场景,完全用手指代笔所绘。淡淡的赭石色,没有工笔重彩画幅的色彩浓烈绚丽,只有素雅清淡,倒和整个广济寺的氛围契合。这幅画中除了释迦牟尼外,听众众多,包括普贤、文殊菩萨,还有中国的布袋和尚和三国时的周仓、关羽和关平,倒也符合中国当时“三教合一”的民情。8 ]: S. d1 [: W, ^- ^ D
        这幅画应是在民国大火后为广济寺所藏,据说是上世纪50年代由赵朴初居士从藏经楼上发现,并将它悬挂在大雄宝殿内。究竟《胜果妙音图》是如何进入广济寺的,至今是个谜。而在文革中,中国佛教协会的有识之士,预感到这场史无前例的群众运动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于是在这幅被视为寺宝的清代指画前砌上一堵假墙以资保护。被保护的还有寺藏全套藏经,它们得以幸免于文革时燃烧数日的大火中。
* o$ P: r- S& Q        穿过圆通殿,后面是寺院的最后一进院落,不对游客开放。里面庭院的正中汉白玉石座上安放着古铜色、也称鳝鱼青色的方缸,缸外绑缚着两道铁箍,它就是在民国的火灾中被毁、留下历史兴亡裂痕的方缸。据说这是北京城内唯一一座明代方缸。方缸内现盛一黄土,来年的夏天,会有莲花盛开。! c$ z! C% N6 ^% A/ M
) P. H( U, ~! N* j% u; p        周边逛逛
& G+ y8 A# n1 b1 J2 ]* Y& W        尝尝关西料理,探幽四合院上品- J4 E. l% y) I/ |* {/ a( \ u
        广济寺每周六上午9点到11点还会举办讲经讲座。若有兴趣,不妨前来一听。听完佛经出来,远远一瞅,马路对面一块巨大的陨石赫然在目,原来你已经到了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地界。这个已有90多年历史的博物馆收藏了20余万件地质标本。你可以触摸到长达5米的大型鱼龙化石,看到世界最大的“水晶王”等许多国宝级的宝石(门票30元,学生票半价)。
1 L/ u/ f/ s, l1 S. G        逛完地质博物馆,一定饥肠辘辘了,赶紧去位于阜成内大街9号的国宾酒店一层青柚子日本料理店慰劳一下自己,这里擅长口味丰富的关西料理,据说生鱼片和烤鳗鱼是一绝。如果只想简单便餐,位于白塔寺路口东北角的庆丰包子铺可能正合你意,就着炒肝吃包子,再叫上几两梅干菜包子、全虾包子、猪肉三鲜包子,那叫一个香。
$ R1 y1 Z1 l; \9 k5 H1 {        若想尝尝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可以去阜成门桥东北角的护国寺小吃店,细腻的豌豆黄,香气扑鼻的面茶,奶油炸糕、驴打滚、羊杂汤、豆汁等北京小吃一应俱全。一到饭点儿这里就人满为患,找个位置坐下来,像个老北京人那样喝着豆汁,吃着焦圈,仿佛时光倒退了几十年。; O# N0 Z' v S6 E. H( ^, `
        在阜内大街,除了历代帝王庙、白塔寺、广济寺等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外,还有一个挂着“孟端胡同45号”的建筑值得一探。它是北京539座保护院落之一,曾是果郡王府的一部分,堪称北京四合院的上上品。随着孟端胡同的拆迁,它被异地重建到阜内大街129号,从大门口的两个石狮上,还能依稀看车当年的华贵。 % D. F) C- j: g2 f# {# z
! M* h: J' `9 i' [
        FROM:www.timeout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