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库布齐沙漠露营活动
  • 2023年5月13-14日 杜鹃花露营
  • 2022年五一假期--贵州秘境-
  • 2023年6月17端午节哈巴雪山
  • 2023年3月25日 春季京西古道登山赏花活动
  • 2014年9月 阿里大北线活动照片
查看: 1933|回复: 6

[健康生活] 盘点中国十大茗茶和产地——铁观音故里安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9 1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问(1725一1735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

    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采茶日之气候以晴天有北风天气为好,所采制茶的品质最好。因此,当地采茶多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前进行。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但摇青转数较多,凉青时间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摇青、凉青,次日晨完成发酵,再经炒揉烘焙,历时一昼夜。其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   

  品质优异的安溪铁观音茶条索肥壮紧结,质重如铁,芙蓉沙绿明显,青蒂绿,红点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鲜爽,具有独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浓郁,冲泡7次仍有余香;汤色金黄,叶底肥厚柔软,艳亮均匀,叶缘红点,青心红镶边。历次参加国内外博览会都独占魁首,多次获奖,享有盛誉。

铁观音故里安溪

  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县。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据《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龙凤名区”、“闽南茶都”之美誉。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外贸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2002年,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 亚 热 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4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自古“名茶藏名山,名山出名茶”。安溪铁观音就是由那种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出来的。

  安溪是个千年古邑。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安溪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周时安溪为闽越地,秦时属闽中郡,汉初属会稽郡,三国时属吴之建安郡,晋代为晋安郡,隋唐时属南安县。唐咸通五年(864年)置小溪场。五代后周显德二年至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以小溪场和划出毗小溪场的南安近地正式置县,并以境内溪水清澈之意命名为清溪县。宋宣和三年(1121年),另取溪水安流之意,改称安溪县,沿袭至今。

  安溪置县历史悠久,境内山川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游历安溪,并题名“清溪八景”。全县被列入省、市、县三 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五十多处,其中著名的有国家4A级名胜风景区清水岩、名冠八闽的安溪文庙、历史悠久的安溪城隍庙、清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故居等。近几年来安溪大力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具有茶乡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先后投资建设中国茶都、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生态观光茶园、铁观音发源地遗址等旅游景点,推出休闲度假、名胜古迹旅游、茶都观光、生态茶园探幽等四条旅游线路。安溪茶文化旅游线路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了。

  安溪清水岩 安溪自建邑起始,就是闽地重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尤其当地浓郁的闽南文化特色,使安溪别具魅力。

  据相关史料记载,佛、道两教传入安溪始于唐代,至唐末,二教在当地已拥有大批宫庙寺院。历史的发展让佛、道两教在中华文化中越来越趋融合状态,所以当地出现了不少综合体现佛、道二教特色的庙观,清水岩就是这其中的翘楚。千年古刹清水岩位于安溪县城西北部的蓬莱山上,这里奇峰耸秀,怪石嶙峋,鸣泉清澈,岩壑幽奇,古木奇树参天。闽南地区尊称为“乌面祖师”的清水祖师陈普足就曾在这里修 炼,并圆寂于此。清水祖师又称麻章上人,生前是北宋时期的名僧,圆寂后被奉为神僧,在闽南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有众多的信奉者。

  这里的古迹建筑异常精彩,主要包括寺庙建筑和摩崖石刻。其中蓬莱祖殿依山临壑,呈独特的“帝”字型结构,楼阁连缀,气势恢弘。相传共有99间房子,面积达3200平方米。整座建筑红墙绿瓦,装饰精美,最能体现闽南特色的是凌空欲飞的屋檐。

  清水岩有摩崖石刻、碑刻等共二十多方,时间从宋代至今,书体有楷、篆、隶、行,不乏珍品。
  安溪文庙 安溪文庙坐落在县城南端,背靠凤山,前滨蓝溪,建筑宏伟精美。文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元至正十四年(1344年)毁于兵乱,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再毁于倭寇。至清康乾年间,经过了数次较大规模的维修,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大成殿是庙宇中的主体建筑,如意斗拱,纵横交错,丹墀、蟠柱精工雕刻,木雕繁复富丽,栩栩如生。闽南妖娆多姿的独特建筑风格,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地展现。

  安溪八景 安溪风光如画,山水幽奇,地处县城附近的安溪八景最为可观。现录明万历进士秦钟震的“清溪八景回文诗”,让我们可从中领略八景的迷人之处。

       附:《清溪八景回文诗》:
             凤麓春阴
       阴晴幻貌山环郭,
       日出啼禽春水麓。
       深涧流云抱石眠,
       林芳隐凤标灵岳。
            龙津夜月
      峰外云光摇仿佛,
      往来任棹孤明月。
      溶溶水浴脱鸥轻,
      龙剑空吟羞白发。
          东皋渔舍
      皋东水竹绕人居,
      晒网晴风早圃除。
      高隐即仙寻向路,
      桃溪旧访一舟渔。
          南市酒家
      南市桥头溪径斜,
      醉春供酒有人家。
      探囊更取呼鲜贩,
      篮出生鱼兼俎虾
          芦濑行舟
      芦残舞雪见高秋,
      细雨疏灯夜泊舟。
      无处无波随泛泛,
      枯荣感物使人愁。
         葛磬坐钓
      磬石碧流清坐笑,
      柳枝低挂长丝钓。
      安能静虑濯缨尘,
      欢水游鱼忘趣妙。
         阆岩夕照
      阆瀛到者谁游客,
      好事春山高枕石。
      凉冷轻烟带杖藜,
      苍苍倒影斜阳夕。
         薛坂晓霞
      仙苑仙林云是家,
      锦枝千品艳开花。
      烟生水暖春风晓,
      天漫飞花散彩霞。

安溪铁观音的传说

  一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游江南,走入一家福建茶馆品尝茶,喝罢,感觉其味甘醇爽滑,有一种特殊的天然兰花的香气,茶又色泽暗绿,如铁压手,不觉赞叹此茶香美赛观音。乾隆走后,名声传开,当地人知道了品茶客人乃当今皇帝,于是约定俗成,将此茶名之为“铁观音”。  

    二说:乾隆年间,安溪有一位叫魏饮的乡民笃信佛教,每天清晨必以清茶一杯,敬献于观音菩萨像前。一日清晨,他进山,途中发现在乱石中有一棵茶树,在朝阳辉映下叶片闪闪发光。魏饮好奇,将其移植于自己的屋后,精心栽培。春来它枝繁叶茂,遂采撷嫩叶制茶。他发现此茶较其它茶叶重,且暗绿似铁,便顺口称其为“重如铁”,又因该茶香气浓郁特别,魏饮便用它来供奉观音。久而久之,人们便将此茶改称“铁观音”了。

  三说:清人王士让,乾隆年间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筑书房于当地的南山之麓,自题名为“南轩”。一日,王士让见荒园间有株茶树奇异,遂移植于“南轩”后面的园地,朝夕相处,精心培育,茶树长成后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下茶叶制茶,茶叶乌润肥壮,泡饮后,香味沁人肺腑。   

  以后,王士让应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望溪品后觉得其品不平常,便转献给朝廷,乾隆饮过以后,也是非常喜欢,于是召见王士让询问,王士让将自己 种茶的经过一一述说。乾隆见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遂赐名为“铁观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点上火了,“亚 热”都是非法词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10: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爱上桃花茶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11: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白开水!喝茶晚上睡不着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13: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楼主很辛勤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3: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水之游于2010-04-29 13:07发表的  :
呵呵 楼主很辛勤哦
俺希望勤能补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9 18: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观音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