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库布齐沙漠露营活动
  • 2023年5月13-14日 杜鹃花露营
  • 2022年五一假期--贵州秘境-
  • 2023年6月17端午节哈巴雪山
  • 2023年3月25日 春季京西古道登山赏花活动
  • 2014年9月 阿里大北线活动照片
查看: 2283|回复: 3

[北京] 七月清心地 探访京城八处名人故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7 19: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7月16日09:54  精品购物指南
六朝文明古都北京,曾有数不清的风流名士栖居于此。古城多少大街小巷中都散落着他们的生活足迹,可今天,它们中的多数都已渐行渐远……  谈名人故居的陷落是个太沉重的话题,好在现在我们还可寻到几处真正开放的、“成气候”的故居。酷暑时节,走进那些闹中取静、绿树荫蔽的小院,抚摸着斑驳的厚重院门,远离喧闹,遥想公瑾当年,不失为净化身心的上佳方案。" ?: B- P& s- f& C
  郭沫若纪念馆9 c% \6 x) _/ T& c9 g: l! j
9 b7 W; U' _* M, L5 _2 r# e1 Q
郭沫若故居
  王府花园里的最后岁月
" x: G' Y; |' ^* X- Z0 K$ [9 F  L) K  提起什刹海柳荫街的恭王府,那可是鼎鼎大名,在它对面,一片灰墙、一盏门楣掩映的宅院,似乎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如果你是个文学爱好者,或者你喜欢研读历史,又或者你只是一个读高中的孩子,刚刚在课本上读过那首美丽的诗歌——《天上的街市》,这里就不应该是你错过的地方;这里,是有着“中国百科全书式人物”之美誉的郭沫若先生的故居,园内有郭老亲手种植的各种树木,垂花门内的办公室、卧室、客厅都依原样摆放,沿小路走下去,观者会感觉炎夏的闷热慢慢消散,凉爽油然而生,原来,这宅院里的温度,竟比墙外闹市低2℃。8 `" ]: g& A8 V' Q
郭沫若雕像
  故居看点+ {9 _3 x1 G5 Z( y6 \# [! W
  银杏树。郭沫若对银杏树的喜爱,浸透在他的生活、诗歌乃至生命中。他称赞银杏树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在他生活足迹所到之处,日本、北京,都种有多株银杏。在夫人患病期间,郭沫若还带着孩子们在院内栽了一株银杏树,命名为“妈妈树”,以祝福夫人早日康复,至今这株银杏树仍在院中茁壮挺拔。
& ^. n, j/ Y' ^4 x6 W8 B* @+ B  石狮子。在花园内有一对传统造型的石狮子。按照中国传统,石狮子本应摆放在大门口用以“镇宅”,可郭沫若却认为,狮子本应在原野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是,便打破常规将狮子随意摆放在草丛中,这一对自由的石狮子,真的是身未动、心已远了。
9 U2 M' i# Z) e+ z- Z8 O! ?8 [/ B1 e  故居变迁! W# Y/ N9 @4 a& _: n0 v
  郭沫若故居最早曾是和珅的花园,后成为医药世家达仁堂的私人宅子,后归政府所有。20世纪50年代,这里曾作为蒙古驻华大使馆和宋庆龄的寓所,1963年11月,郭沫若搬进此处,度过晚年时光。1983年,郭沫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 s( @( J0 g7 j9 y5 J8 \+ z# A  旅游贴士:0 F9 s) z5 x9 W1 @
  地点: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什刹海西南岸)   
8 s, f1 x  I$ `7 s3 X; r! Q  门票:20元,学生半价
" l0 ^- Q8 J; s8 W9 p" K  开放时间:9:00~16:30,周一闭馆
+ y% x/ J% q" H3 M  老舍故居: Y' z* @+ `  \9 D
老舍故居
  幸福“丹柿小院”" Z# Q" J" ^8 j8 J
  老舍故居并不是北京常见的四合院,而是一座普通三合小院。老舍故居又被称做“丹柿小院”,主要原由是老舍与夫人都非常喜欢花草,两人曾在小院种下两棵柿子树,后每年入秋都能看见结满红红的柿子,因此得名“丹柿小院”。故居进门是一个小院,只有2间南房,东西各有3间厢房,现辟为展室。北房3间,左右各1间耳房,现为原状陈列,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生活原貌。- \$ n. ]- o8 o: p2 q
  故居看点
! S# J) }  j1 d* ~- O4 A8 f  老舍把玩的物件。老舍故居里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物:齐白石为老舍刻的印章,冯玉祥将军赠他的玉石印泥盒等等,还有老舍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荟萃其间。
; g7 j  l* c$ j4 E& {2 ?  故居变迁1 p  |) j2 D6 M0 ]6 C2 ?" Q
  老舍故居是老舍先生于1950年旅美回国后用自己的稿费购置的房子。老舍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6年,曾接待过周恩来总理和溥仪,以及巴金、曹禺、赵树理等文化名人。1999年2月1日,老舍诞辰100周年前夕,老舍纪念馆正式对社会开放。3 v6 \0 V+ O  L& S3 p# C5 z8 I6 ~6 Y
  旅游贴士:
. z  N" p9 b% u( U  地址: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院   ) ?8 \9 J2 d# A$ I
  门票:免费5 R! i1 M6 ?% C
  开放时间:9:00~16:30,周一闭馆+ O) ?6 p: U1 @% h( _
宋庆龄故居; j. n3 m! F& D3 ~; }$ _8 @& _

" N5 G; M8 X- B  l" ^
宋庆龄故居
  深深庭院 气度不凡
% T- R9 p8 d2 t  如果你在后海北沿散步,忽然邂逅一座气度不凡的深深庭院,并为它的沉静气质驻足片刻,那它一定是宋庆龄故居了。这是一座典型的、大气的中国传统庭院,一进门,回廊伴着湖水,假山呼应叠翠,静心的凉意扑面而来。沿路看下去,无论是院子里的古树、鸽窝,还是灰色的主楼,都保持着宋庆龄当时生活的原貌,她的钢琴她的卧房,她的书信她的理想,她的爱人她的中国……时光静好如初,上一秒钟她还在这里微笑,下一秒已换做隔世的人怔忡。一股清凉直抵内心,这清凉,真伟大。& o; Z2 X3 g5 V8 F' L1 H: q
  故居看点; i& s3 t) h; L
  故居主楼。宋庆龄逝世后,这里的一切都保持了她工作生活时的状态,没有做任何改动。在二楼卧室,有一架钢琴,每逢孙中山生日等纪念日,她总要拉上窗帘,安静地弹奏一段钢琴,缅怀孙中山。2010年适逢孙中山、宋庆龄结婚95周年,如果你去,请在此驻足,向这段改变了中国历史、改变了中国人命运的婚姻,致敬。3 O' h9 s8 ?7 F1 I0 k; x/ b& C
  宋庆龄展厅。展厅内的绒绣孙中山宋庆龄结婚照、宋庆龄托人为孙中山买手套而手绘的手模、孙中山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宋庆龄的一把手枪、宋庆龄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书信往来等展品,生动而神圣。在展厅结束的地方,书写着宋庆龄的一段话:“假如一切事情从头再来,我还是愿意同样地生活。”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超越平常人的智慧与视野,只要今天与明天是在为正确的理想奋斗,昨天就永远无悔。* ?5 Z$ w" c1 k  m. m: _
  故居变迁$ f+ o' w8 F, ~; l2 _+ Z  l
  这里曾是清朝末年醇亲王载沣的花园。1963年,宋庆龄搬入,作为生活工作的场所,直至1981年,她生命的最后时光。! I7 I: t7 Z, x1 I$ U# y  @3 c
  旅游贴士:3 z, h7 G2 R- Y0 [9 p  F2 Y
  地址: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   7 F4 u9 E! F& ]  p# ?
  门票:20元,学生半价' V- l- U% `9 ?, B$ z; T
  开放时间:夏季9:00~18:30,周一也不闭馆: R% b: W9 n- `9 t
  鲁迅故居
3 y1 _5 S3 \( j8 j
鲁迅故居
  丁香盛开的地方
( [  _, k1 w  L/ H3 }9 T0 }) i; a0 ^  沿热闹的阜成门内大街由东向西走,在一个小路口能见到鲁迅博物馆的指示牌,继续走下去,在路的尽头只见一处门庭开阔、绿意盎然的中式庭院,这里就是北京鲁迅博物馆所在地了。博物馆收藏了数万件鲁迅文物,全面展示了鲁迅的一生。而故居就在博物馆的陈列厅旁边,从外面看是一座灰砖堆砌的很朴素的小四合院。穿过院门,小院内幽静整齐,4间平房分别是鲁迅和家人的起居工作室、会客室兼藏书房、厨房和女工住室。在小院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当年供鲁迅种些花花草草,颐养身心。就在这个普通的小四合院里,鲁迅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
& B" _9 K& Z! {% H4 B, S) F  故居看点( \8 _8 y7 v# g: Z: t
  鲁迅亲手种植的白丁香。即使是最热的7月下午,置身小院内还是感觉有凉意袭来,抬头看原来是两株茂盛的丁香树遮蔽了阳光,它们一左一右矗立在坐北朝南的那间正房门前。上前细看,丁香树上的小牌上写着“鲁迅手植白丁香 一九二五年四月五日”。$ N4 F4 t( l1 W
  故居变迁4 `% g9 A! ~2 d: \( _& {
  1924年初,鲁迅购买了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院,同年5月至1926年8月在此居住生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鲁迅夫人许广平将故居捐献给了国家,政府进行修缮后对外开放。) d9 G, w1 M. k; v
  旅游贴士:
8 e2 G1 a1 }9 Z$ m* q: }  地址: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内二条19号
% {$ O- Q7 ?$ T- O3 `  门票:成人5元,学生3元
$ F( w/ x; N6 P8 P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休息( |3 p7 Q9 w- d: b8 ^9 C  D
2 @0 _8 d% w- u5 W
茅盾故居% ~4 B( s- g+ U; X! i8 H* n; l, p
4 Q# |+ n. l0 D/ d; q" C0 o' W
茅盾故居
  南锣闹市中的寂静
* x8 x4 v$ i  q* j: U' k% k3 D  从南锣鼓巷走过菊儿胡同,向东拐上后圆恩寺胡同不久,一处僻静的四合院便是老先生曾经生活的地方。故居是一个两进四合院,坐北朝南,是民国时期的老房子。从南门进入,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门内影壁上镶着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横匾。小院很安静,茅盾先生的半身雕塑像矗立在正中央。小院内有葡萄藤架,下面种着月季花,秋千是茅盾先生特意为孙女玩耍而让家人制作的,不过现在见到的已经是复制品了。
7 \0 t- l) k% l1 |: C  ]! J
茅盾故居
  故居看点# w8 f2 h7 _7 I" [* v- C* j$ A& ]
  经典小说手稿。茅盾故居对外开放的是东、南、北三个展厅,主要介绍了茅盾先生一生的文学作品,其中《子夜》的手稿和最初版本是可以看到的,上面有很多用钢笔批改过的地方。展厅还讲述了茅盾先生从出生地乌镇开始的革命生涯。茅盾先生用过的钢笔、怀表等物品也陈列在展厅中。! f/ N! U6 F' g
  故居变迁9 o5 X  r3 q# y/ o9 m0 d
  茅盾先生于1974年住进这座四合院,至1981逝世,总共居住了7年。1985年经中央政府批准辟为“茅盾故居”,对外开放至今。
  g3 g' C0 }* D0 q/ F  旅游贴士:% T# b! N! s" X' }' ~  F) F
  地址: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
) Y% Q0 `+ Z* L' S- D! {/ u! E  门票:5元
+ @4 l$ v+ }" o# D9 J0 s  开放时间:9:30~16:30,周一闭馆1 B' |! Y6 Y- b" C& t
  曹雪芹纪念馆
3 k% ^; P1 C8 F) g
1. 茅盾住过的小院内处处是绿
2. 邓颖超题写的故居牌匾
3. 植物园中的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正门
  寻幽香山脚下( P; \# T- _  Z6 Y7 ]% m5 v& h
  北京现存的名人故居多在闹市区,因为老北京城的范围,也就是俗称的“四九城”,都在今天的二环以内。可也有例外的,在香山脚下就藏着清代文学大家曹雪芹的昔日故所,让人不由心生感叹:莫非大师200多年前就看中了香山一带好风水?
* X) E  _" E" |  从植物园东门进入,走几步就是纪念馆所在地了。据说曹雪芹之友爱新觉罗· 敦诚曾有“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的诗句,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因此而得名。小院面积不大,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古朴幽静。馆舍主体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既重现了当年曹雪芹的西山生活,同时还有对曹雪芹生平、红楼梦文化艺术等的全面展示,几个展厅全走下来大概要1小时。
$ `3 ^% @/ I( ~7 C" p  故居看点0 g, `' X+ K+ ?- p- e1 ^0 _
  旗人生活场景。馆舍的第一个展示区再现了清代一般旗人家庭的生活场景,透过平房玻璃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清代家具和各种生活用品。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用品虽然不是曹雪芹当年用过的真品,但都是从民间购置的,因此也是清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0 X/ }  B5 P* A( M, Z
  故居变迁
4 A* e, ]' Q* w1 {: A) Y" b: O/ T  1971年人们在老屋的西壁上发现题壁诗,当时这里是27中一位满族退休教师的住所,题壁诗其中一首与传说中的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基本一致,因此部分红楼梦学者考证此建筑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1984年曹雪芹纪念馆在此基础上修建。1 @! v' ?8 ?1 I& W: E
  旅游贴士:
0 g# U' N- J' [8 Y" l, Y  地点:海淀区香山正白旗村39号% f8 l9 [+ G, r6 h/ r7 h! O
  门票:纪念馆免票,进入植物园需购票,平时成人5元/人,老人、学生2.5元/人。
! @- l+ H2 |* `: _0 h% m  开放时间:夏季,8:30~16:30;冬季,9:00~16:00,周一闭馆
- n! ^- u* _* Z1 `( L- o6 C& n; k$ P) E" U* R
纪晓岚故居: n* g( o  d; ]
  
; a4 o7 _& B0 S1 t& ?

/ C7 c$ O- `7 V" y* ~$ i! b4 k
阅微草堂正厅里悬挂着纪晓岚画像
  风流才子的阅微草堂
7 z3 v- O4 G; W: k  《铁齿铜牙纪晓岚》可以说让清代风流才子纪晓岚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鬼精灵和烟袋不离手的形象深入人心。
" `# F$ h2 z% I9 x. q  走进纪晓岚故居,小院里琴声朗朗。院子的南端是正厅,一进门便是等人高的纪晓岚画像,长须飘飘,面庞消瘦清峻。四周陈列着各种资料,画像的身后便是纪晓岚的半身雕像。小院的东西两侧分别有长廊贯穿,红油绿漆,雕梁画栋。小院的路呈十字型,中央是一座小假山,周围都是花草树木,草木间是孩童玩耍弹琴的雕像。东长廊上精美的牌匾上写着“馨蘭”二字。纪晓岚故居的产权归属晋阳饭庄,因此很多文物真迹并未收回,而且前厅后院过多的纪念品不免让人感觉商业了一点。
* S3 Q! U- _( W
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的书房
纪府花园回廊。
  故居看点
3 a  ?3 `2 r% ]% ~; J: i0 E* r  编纂《四库全书》的书房。小院院北是阅微草堂旧址,堂内正对大门是一尊纪晓岚雕塑,后面陈列着古色古香的家具,传说纪晓岚曾在这里编纂《四库全书》,陈列在展柜里的旱烟袋锅也是纪晓岚生活的写照。8 E/ o: ?8 H# x% D9 Z5 e
  故居变迁
1 `8 e4 H- K' U1 G8 x  阅微草堂原为雍正时岳钟琪的宅子,后纪晓岚在此居住了30余年,于1805年去世后其子孙便将此宅“割半赁”与黄安涛,此后屡次易主。1986年,纪晓岚故居被列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0月,阅微草堂旧址修复工程开工。2002年11月30日修复一新的纪晓岚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8 Q5 {" g$ t# P; Q# y) W% I2 e  旅游贴士:" t* b% l9 d/ K1 _
  地址:珠市口西大街241号
: s$ r5 ^$ M1 }/ O1 J2 Y# a  门票:5元
, Z% V9 n6 J) e$ E9 U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 O+ ]& c- x/ u. O/ D* b  李大钊故居* x- R5 d) O& K/ d2 w0 c
  
; D5 K# g# k3 @% y; ~: _4 z& Q" f
李大钊故居
  胡同里的静谧时光
3 d) G$ x& o& H3 N: E8 ~  当你在闹市口文华胡同里曲径通幽了十几分钟,终于看见窄窄的铁门、狭长的小院和牌匾上“李大钊故居”几个字样时,也许会对“寂寞英雄”几个字格外理解。李大钊作为早期革命家,为躲避反动派追捕迫害常常搬家,这里作为最后一个寓所,规模也不是很大。但对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则非常重大,这里欢迎青少年暑期来做志愿讲解员,了解历史的同时,锻炼自身的能力。
) V5 B, s2 X* e' J! ?; r: v' \& x& i  故居看点3 h& S  a+ [" N$ c& a8 t* v
  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在被严嵩杀害前写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非常喜欢这句诗,并将其改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此与朋友共勉,而最后李大钊的命运与杨继盛亦然,引人唏嘘。
- n0 w9 N/ C. c! t$ v  生平展。李大钊故居里的展厅不同于其他故居,是主人生平的展示,在这里,只是李大钊生活在此处4年之中,事业成就及生活摘录,值得细细品味。
4 b$ }8 b5 Y4 W; w  故居变迁
4 o0 X0 l9 m! m5 `6 D% h# [  李大钊作为早期革命家,因受到反动派的追捕迫害,需要经常搬家,而在石驸马后宅35号(即文华胡同24号)这最后一个寓所里的时间,既是他生命最后的时光,也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事业的黄金时代与妻儿的举家欢乐,都弥漫浸透在这几间简单的民居之中了。2006年,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搬迁出36户居民,修缮、恢复了故居原貌。2007年,李大钊英勇就义80周年之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0 j1 u% q! C3 S  \
  旅游贴士:" ]8 Y  O/ @; G/ p2 d
  地点:西城区佟麟阁路文华胡同24号  
, J9 z) [+ `2 K  门票:10元0 u4 s" Y! n. y+ w
  开放时间:周三到周日9:00~16:00,闭馆日为周一、周二
发表于 2010-7-17 2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要等天气凉爽了走一趟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21: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考虑走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3: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个空闲的周末去趟鲁迅故居2 p* ~+ l) z4 c1 a8 S; n
顺便推荐,那附近沿街有家鲍师傅糕点* B/ a+ S7 Q  i
肉松蛋糕不错,曾经专门坐车过去买过几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