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库布齐沙漠露营活动
  • 2023年5月13-14日 杜鹃花露营
  • 2022年五一假期--贵州秘境-
  • 2023年6月17端午节哈巴雪山
  • 2023年3月25日 春季京西古道登山赏花活动
  • 2014年9月 阿里大北线活动照片
查看: 5620|回复: 43

我的悲催香山大十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22: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敞开心扉 于 2011-12-5 23:42 编辑

        本来这周六计划是要去白虎涧探路到狼儿峪的,因为一场大雪,不得不出于安全问题,改变了线路,跟着阿郎去香山大十字,也趁着小雪,感受下,雪中爬山的相关步法。不过一路上,是在是悲催,一言难尽。
       临行前一天,一点多才睡觉,然后四点半起床,加上吃早饭整理洗漱,磨蹭到五点半出发。做特六到百旺家苑一看,运通112要六点发车,到了百旺家苑岂不要六点半了。无奈只能改车做651到三义庙倒300到公主坟做地铁到苹果园,其间连走带跑的。然后再一路311终于到八大处中学了,还好没晚点。
       有几个我能叫出来id的,高兴呀。一直知道取名是强驴,想跟着走走,有点兴奋。做了点准备活动,照了集体照,就上路了。因为下雪,怕打滑,这次就带了两根登山杖,俺的双棍光荣的下岗了。起初有点冷,手套呀,抓绒呀都穿好了。半路开始取出登山杖,一路有说有笑的,还没来得及调节长度(因为没实际感受过,不清楚多长适合自己)。忽然一看,人呢,无论是取名,小晓,野兔等俺认识的几个都没影了。一问才知道俺在1.5的队伍中,我的天,马上开始沿着公路飞奔。跑出拐弯六七十米远,感觉有点不对劲,回头看了下,有人在朝我招手,似乎是让我回去。正在犹豫呢,一大爷骑着自行车路过俺旁边,嘀咕着:后面有人叫你,跑错路了,还蹿的这么欢。汗颜呀。马上回跑,然后就不用登山杖了,直接快爬,爬了几十米一看,怎么手套少了一个,马上又返回大马路,终于看到路边的手套了。然后大致调了下登山杖,马上就开始快爬。中途脱了下外套(这时俺就无耻的直接甩掉了,那个给俺指路的绿洲朋友,直接追取名去了,虽然自己以为他是1.5队伍的,不过还是有点抱歉的),然后一路未停,终于看到小晓他们了,兴奋呀。接着准备直接去继续追取名,奔着个小山顶就上去了。当时觉得虎头山小山,连导航都懒得打开。他们说我走远道了,打开导航,发现gps出问题了,连接不上。后来觉得小山顶更能看清周围的地势道路,正好分辨下,犹豫了一会儿就上去了。然后折返到防火道,又追上大部队,继续准备超车。没想到中途蹬地用力过猛,差几步到翠微顶的时候,竟然腿有抽筋的迹象了,有点跳动。马上把按照大鸦说的,准备的葡萄糖,补盐液1.5升的水拿出,开始大口的喝水,没办法,才惯了13克的盐,本来是五百毫升的。这下觉得可能完蛋了,弄不好,直接打赢洼就要下撤了,去追取名他们更是不敢想了。现在能不能安全回去都城问题。然后开始按摩,休息。将近十分钟后发现缓解了,开始继续上路。不过这次下山,左腿小腿肌肉是不敢再用力了,慢慢走着,生怕抽筋了。到库尾,又赶上大部队,这次跟着大部队,一起前行。中途很小心的照顾着左腿,生怕抽筋了,其间时不时的喝水补充盐分。野兔强人,带了一堆水,几乎是重装了。还支援了我一瓶红牛,很是感谢。
       到打赢洼时,大家一起等爬升较慢的薄荷。后来大家先走了,有我带薄荷从望京楼穿小小五台到东山。我和薄荷一路慢慢走着,其间俺不停的唠叨着一些步法,登山杖的用法等等乱七八糟的。快到蘑菇帚前,薄荷体力不支,打算到东山下撤。我打算带他道东山的岔道口,就去追前队去。到了岔道,先给他说了下,去东山的山脊山谷两条线路。然后就快速下撤,左腿总是在再用力就可能抽筋的状态下,只能让右腿和登山杖更加的用力来追赶。我沿着上周跟爱美走的那条山脊小路,直接到了东山车站。我打算直接到车上吃饭,不过当时记得看阿郎发的帖子的时候,记得大十字是从军庄镇后面绕过去的。没想到自己会单独行动,此时就准备用手机打开绿洲网站看看,没想到死活打不开。算了,直接查看地图,发现曹家沟最远,就准备沿着曹家沟东边的山脊上山去。幸好此时一个大妈路过(如果不是她给我说了961车站的联系电话,之后的手杖肯定是找不回来了,很是感谢),我就问了下961发车多少时间,她给我说了电话我直接问了下,然后继续吃饭。终于等到961后发现,大家竟然在这趟车上。怎么搞的,我一直以为大家在我前面呐。车上一路,又是说呀,又是吃的。忽然发现东杨坨附近的三岔路口,就是我以前探路天山陵园的东入口,立马让大家下车。我手里抓着吃的,打算走着继续吃,下去不久才发现,我的登山杖忘车上了。幸好前面那个大妈给我说了电话,我立马联系车站,让司机帮我找到了登山杖,万幸呀。
       终于到达陵园的上路口了,开始跟着大家爬升。到山顶时候,听说取名他们为了等我们去山下吃面并等待,落到我们后面了一会儿,等一起集合完毕了,就一路有说有笑的开始进发了。三点到打赢洼前确认了下,那个司机几十分钟后回站,就直接折返东山去,体验了下雪中快走速下东山村的感觉,还行。到达961车站,已经四点整了,非常感谢司机和电话中的那个小妹妹,寒暄了几句取了登山杖,马上奔小小五台而去,打算折返新望京去温泉。到岔路口时候,发现已经四点三十多了,来不及了。看了下地图,取到白家瞳更近点,就沿着岔路口直接南行。地图上并没有标注线路,只能盲穿,必须在天黑前下至防火道。速降东山小路的时候,都没摔跤的我,竟然在看导航走路的时候,在这个小路终于滑倒了一次。地下的草地很软,躺着很舒服。不过这条没人走的线路确实难走,乱树枝挡道,草地夹杂着冰雪更是很滑。不过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雪中下这种山路的机会。不时的体验着,慢慢下着,各种感觉合理的步法,杖法,都用了个遍。山谷杂草,树枝太多,几乎没看到有路,一路总是沿着地图上的山谷折返前行。天快黑了,山谷的道路很是难行,雪杂草,断木,落叶夹杂着。这时停下来看了下地图,此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西侧的山脊和东侧的山谷。虽然山谷近点,不过难行。斜穿到左边的山脊肯定会找到成形的道路,而且容易行走。此时开始向斜穿,其间树枝密布,不时的用双杖在脚前踩点探路,防止踩到捕兽夹什么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减少遇到危险的可能。穿到山脊,沿着下至防火道已经五点了,天也差不多快黑了。还好,雪中的路很好辨认。本来打算沿着防火道前行至白家瞳,没成想绕过铁门,斜穿到一个建筑工地了,一直按着导航前行,终于到温泉村出来了。完成了这次悲催的旅程。
       这次旅程,对我的意义是终于有一次身体出现异常了。关于防止抽筋的相关措施,和将要抽筋,或者已经抽筋的相关信息,我会系统搜集整理下。这次雪中登山,我主要是想体验下雪中登小山的,步法,节奏等等相关的东西,随后我会做下整理,写成感想。还有初次使用登山杖的一些自己的感觉和认知。随后我回一一道来。也许写的并不正确,希望大家能给出建议。
       先说下登山步法,以下所说的所有步法,都是以走为前提,至少我不管什么山路除了特殊情况从不跑步前行。只是觉得,只有用走的方式,并且自己最舒服的节奏和步法,才能在连续多天的行进中走的最远,走的最安全。
       尤其是走防火道等相关的,发现不少人对防火道等道路有些阴影。不过在我印象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防火道了,这可以在很安全的状态下,让我大步快行,而不用去考虑贴地行走是否会磕到石头。这次雪中,我用登山杖测量了下我的步长,之前一直以为是九十多厘米,这次借用登山杖的长度,回家后用尺子一量发现竟然打到115.5cm。我正常状态下,全程平均下来的步长,估计跟这个左右差不了太多。无论是防火道,乡间小路,是否有雪等状况,大步,慢频似乎是最好的选择。竞走式,提跨式,并膝小步快频算是我用的最多的步法了。至少我自己经常会再坡度比较缓的无论是上坡下坡,乡间小道或者是防火道,能很快的行进。提跨式的要点就是首先要有意思的让你的上身包括手臂,胯部,腰部,跟着每步联动起来。然后就要有意识的用胯部带动大腿前提,以节省大腿的力量。在步伐将要落地前,有意识的要让小腿前跨,后脚跟着地。要左右腿,身体协调的,连续性的行进,按照自己的呼吸节奏和舒服频率。用双杖要有意识的,借用手部的力量左右下摆,减少每步重心下降的速度,给步伐更加前迈,提供必要的时间。是否贴地行走,要看地形。
       关于雪中快下或者雪中下山的步法,我是我今天主要感受的要点。雪中快下,从安全出发,不建议大家尝试,仅作自己试验。喜欢这种快下是追求一种在安全状态下,对于步法重心以及步间节奏的掌控,身体以及手臂重心的调节,以及快速转移的美妙。下面说的快下,是对于我来说的,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否节奏加快,完全从自己出发,有所借鉴就行,不能一概而论。从打赢洼的入口直接下东山村的要点是,在这种类似于阳台山山路,带有明显多层杂乱石阶的道路,安全快下的要点就是要做到,屈膝,双膝并拢,小腿摆动。双膝并拢不是说要双膝每步紧紧并在一起,主要是说要每步减少大腿摆动的距离和幅度,做到重心每步移动迅速又小。当你会很好的用小腿和脚掌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使你大腿膝盖没怎么移动,小腿落地后几乎可以在地上画个锥形,锥形的底部圆心,都是可以移动到的范围。按照地势选择落地点,重心尽量之字快下。脚掌也是一个要注意的重点,根据地形,选择,外翻,内旋,内脚掌或是外脚掌落地,亦或前脚掌全脚掌等落地状态,这要自己慢慢去体会。类似于,小小五台这种土,草渣,雪结合的地形,双膝并拢,小步快频是最好的状态,在遇到打滑时候,一定要让滑动停止后再换重心。快下这种雪地,打滑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微小的打滑不至于让我滑到。双杖要放于脚前,因为前面比后面容易保持平衡。当你不小心双脚都打滑的时候,重心马上下蹲,双杖落于前侧,既容易防止前翻,也容易防止后仰。对于今天探路的时候所遇到的松软草地夹杂雪和冰凌,并且伴随碎土碎树枝的恶劣地形。双杖立于前方,时不时的要在迈步前,并行插入前侧再移动是必须的。这种地形排除快下的范畴。双杖的经常性前插,无论是当雪杖一样,辅助下蹲滑行,或者,防止重心跌落,都是非常有效的。
      关于登山杖,这算是我第一次使用,也是第一次认真的感受。对于习惯了木棍的我,起初还是有些别扭的。下面说下我用双杖的一些感受了认知。对于习惯用单杖的,等你习惯了双杖或者双棍后,就会发现好的不止一点。对于一米七五的我,双杖对于我来说合适的长度竟然跟我的步长这么吻合,同样是115.5。合适的长度,一能最大限度的借用手部的力量,二也不会因为过长加大力臂而使手腕手臂在长时间的行进途中过于疲劳。手腕要从手杖的套索下部伸入,上部穿出,虎口下压套索并握紧手杖。双杖的准备姿势,我大致是收于胯部前侧向上一点的部位,大臂和小臂大致呈大于九十度一些,双杖与小臂的夹角小于九十度,双杖与地面前行延长线的夹角同样小于九十度。手杖上摆我平路状态下最高大约是在与下巴同等的高度,大坡度爬坡,有时候会直接大小臂大约伸直(165°左右)的状态下扎。下扎后的角度跟上面说的准备姿势的角度大致类似。手腕要在下压用力至后摆大小臂伸直的过程中,逐步放松直到只用虎口下压套索。手杖的回收时候,一定要有意识的让手腕在从回收开始提起手杖的时候,手腕上摆。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方便把手杖贴地牵拉,防止刺伤后面行进的队友。二是可以更好的借力,尤其是在走平路的时候更是如此。大幅度的爬坡和缓坡手杖的使用最大的区别就是动作幅度的大小。大陡坡,比如类似于猴子爬一类的坡度,手杖与地面的倾斜程度,不宜过大,力量以用力下扎为主,主动提升势能。手杖下扎的地点的选择要因地而异,是否双杖并扎,或者单独按照步法前后并用,这就要自己慢慢体会。防火道等平缓的坡度,手杖借用的力量主要是辅助步法的前行,而不是提升势能方便抬升,所以与地面的角度不宜太大,要有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在从下扎开始到收杖换步角度是个动态的过程。双杖在快速行进中的一些准备姿势并不固定。快速行进穿行与树枝密布的地形,双杖立于手臂前方,手臂前交叉,既能防止树枝过度刮伤衣服,也能把头部缩至双杖后方,防止树枝打到脸上。或者比如一些前行时杖尖前探,方便前行的安全。手杖平时行进不用的时候,也不打算收的时候,尽量养成后摆的时候松开手腕,养成这样的习惯也是对同伴的一种负责,杜绝打到人的几率。
     好了就到这里吧,不罗嗦了。悲催的一天终于快结束了,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绿洲币 +10 收起 理由
河西村落 + 10 总结的真好,学习了,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2: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敞开心扉 于 2011-12-3 22:11 编辑

沙发,先留地儿。方便写点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够强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2: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很曲折的经历!!!!
  ps:第一次坐sofa,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催的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2: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河马 的帖子

不好意思呀,沙发我自己占了,先留地儿,方便更新时候,写点啥。想好了再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2: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很强,在杨坨防火道我累的一脸悲催,此强驴还要从东山下去取登山杖然后再走小小五准备穿回家,从杨坨顶到打鹰洼我们一直在一起走 并且教我步法~可惜俺协调性不行啊 学不会....后来此人几个箭步窜到前面聊天然后有几个箭步窜回来~~哎~~~~体力好  技巧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2: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取名儿难 的帖子

那是你去杨坨吃饭了啊。我抽筋的原因就是开头跟错队了,为了赶你们就爬的太猛,而且状况太多了。下次要多带点盐等东西。一直觉得我体力很一般的,我自己的话是习惯性的连续爬,后程不会怎么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2: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超人小飞 的帖子

我是跟错队了,为了赶前面的人才打乱节奏,强行快上,体力倒是没事,就是身体这次太不给力了,让我措手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2: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静惠尼姑 的帖子

是呀,我每次爬山,都是带着问题去,装满感受回来。这次的主要目的是雪中爬山的一些相关的节奏,步法等等状态。意外收获是,抽筋相关的东西。将抽不抽的状态还是挺逗的,全程的将抽不抽,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