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依其地貌而名之“山城”,依其气候而名之“雾都”,依其历史地位而名之“陪都”。重庆命名始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封子赵淳于恭州为恭王(宋徽宗崇宁元年改渝州为恭州),同时,又禅位于其子。赵淳因封王又即帝位,颂为"双重喜庆"。重庆便一直沿用到现在。
3 i: \$ i8 [. N V$ W% _+ e J0 Z 重庆城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形成一丘脊舌状半岛。全城依山而构,临江而筑,市内坡峭路陡,楼房重叠错落,山和城融为一体,故曰山城。因而重庆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山城棒棒军,人称棒棒儿,也就是你在重庆那个犄角旮旯都能见到的拿着跟木棒帮人挑东西的人(当然在不同县城可能有不同叫法,据我所知,重庆城区叫棒棒儿,涪陵的叫扁担儿,武隆的则因为其地势原因——大山,棒棒儿不好用,挑东西不方便,所以其棒棒儿就变成了背篼儿)。正是这样一群朴实憨厚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双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下图:
$ l7 Z; T+ ]5 ?- g3 Y 4 E7 H; j+ `! {
( F2 F0 S4 _4 ]1 r1 g9 T0 K5 E5 T
* W. S: c4 \9 K" R6 Y 从气候特点来讲,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多伏旱,全年云雾多,日照少,秋季阴雨绵绵。地形闭塞,风速小,空气湿度大。所以重庆人民夏季免费桑拿,冬季则是刺骨的冰冷,在如此的气候条件下,也产生了皮肤细嫩的重庆美女,当然也有冬天手脚耳朵脸袋都能张可怕冻疮的。
+ Q6 I7 W5 Z, G3 H) ~, V, E! e0 n
- _# d& m; n1 I* }, C3 ^ 重庆的小吃中外闻名,当然最出名的肯定是火锅了,这应该与他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因为重庆位于两江交汇处,在交通不便利的过去,是一个很重要的码头城市。有人认为火锅是重庆的纤夫发明的,因为纤夫都很穷,而江边的风很冷,他们只能去买牛油牛内脏之类便宜的东西,用牛油炒郫县豆瓣和干辣椒,花椒,盐,蒜,姜,葱等,这样即可以吃饱也可以赶走寒冷.这种办法被有钱的人知道了,他们就加入了各种好的香料,因此就发扬光大了,火锅就留传直今了。还有种说法我自己创造的,哈哈:重庆是长江边上的一个重要城市,如果说火锅是那些纤夫发明的,那理所当然的能被传承开去,为什么呢?都知道,在过去能坐上船出行的无非是商人和官人,当他们在远行旅途奔波之后能吃上一点暖和的东西,一定能背理解成美事,也一定能把这种美事带回到自己所在的城市,这样火锅也就美名天下啦。
V9 q3 ~* k( ? ]
# g: l. m e$ U e) b
个人认为但凡有码头城市的地方夜生活就很繁华,如南京,上海,武汉,等,所以重庆也不例外。因为不管是纤夫还是船工,当他们半夜靠船上岸后,肯定是寻欢作乐。所以午夜12点的重庆,你一定都能看到好多正尽兴的喝着夜啤酒的人们。. g. g6 C0 W5 y; f- Z/ p" P4 R
除此之外,重庆特色小吃:磁器口麻花(传说最出名的陈麻花已经涨到12元一斤了),合川桃片(我在北京超市没见到有卖的),江津米花糖(玫瑰牌),酉阳米豆腐(北京偶尔一家贵州店能见到),涪陵榨菜(俺一般不吃外面卖的,知道榨菜厂的工艺流程,很恶心的),武隆羊角豆腐干,肥肠粉,等等等等) f) r D+ u- c& j5 c1 P: ?
图一桃片:$ r% m& x- I& E# [0 X4 s! X' A( g0 v
9 t7 P4 W: ~6 y( C" z, M
图二米豆腐: |' i2 Y# Y& r/ Y+ n. C
( {# Q. f f9 e @& N/ K
图三为肥肠粉 - a% D4 h" |9 o5 C6 ?" R
. r* V* _" u( K
) _: T9 x6 }- ^0 M3 p1 C; i5 ^' h
* [3 R/ E. |* f
k% |/ a' j6 {
受不了了,弄得我只留口水,系列二是景点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