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Lùzhí),这是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费孝通对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镇的高度评价和赞誉。甪直镇作为神州水乡古镇的佼佼者,的确名不虚传,它具有2500年的文明历史。特别是她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古桥、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令人赞叹不已。
2 \9 n# G8 k" o+ [* w, x+ P0 y        当人们来到甪直,很多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甪”究竟是怎么来的,这里为什么叫甪直?据《甫里志》载: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为“甪直”。又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径甪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就长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来,没有战荒,没有旱涝灾害,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n# w. t/ V* k( f) D
/ Y, ]" R" k& t+ R# k        
/ B! S1 k0 A# q; R2 s                              夜色中的甪直小镇
+ e" K9 `- R- C. c
' R, b' m; j( S& Z- C0 h: B: D        本来想去周庄和同里,可是看到“甪直”的字样时,心里有种异样,仿佛前世早已订下盟约,今世才如此牵肠挂肚,所以,撇下周庄和同里,来到甪直。" d/ f* @$ F; b# X
        一直很喜欢“甪直”二字,虽陌生拗口,很多人都不能准确地叫出来,但它却是拙朴的,很适宜用毛笔用行书飞舞在宣纸上。8 L4 E K% }, ~! T' H
        离甪直越近,心就跳得越厉害,心里寻思着:揭开盖头的甪直,会有怎样的韵致呢?
" @/ F6 G8 a7 q* N        清晨,甪直醒了
3 i. I% O9 g9 `2 G. y8 g4 a        下车时,甪直一片细雨飘飞。细雨中的江南,似乎才是想象中的江南了,那个水一样潮湿的江南。$ V C0 A/ E8 d& T+ Y- J
        水是水乡的魂,有水便有灵气,甪直也不例外。有人赋诗云,“江南甪直小街长,水上人家水上乡。拱石成桥弯似月,纫兰入户透如香。”小河是小镇的命脉,也是小镇多情的眼眸,而满处的桥,则是眼上一抹淡淡的眉。
4 }5 [- Y$ _* a6 @1 N2 j/ u        夜幕还未拉上,街边的店铺就开始准备上门板了,等到长廊里的红灯笼点亮河水时,整个甪直开始沉睡。没有夜生活消遣的我,也只有枕着雨声,安然睡去。) i" T7 [' q) b/ l% o5 C9 k
        清晨,甪直醒了,潺潺的流水也醒了。渐渐的,街上走动的人多起来了,相互熟识的少不了问候寒暄,软语中透着浓浓的乡情。
: t4 |* B6 t1 j6 S/ p: d* M/ A        雨丝若有若无,沿着河岸,我穿过一树树的绿荫,走过青石板街。一家挨着一家的,全是小店:丝绸、苏绣、蜜饯、油纸伞……穿着旗袍的温润女子,风情地走过,吹过来的风都夹着香气。转了一个拐角后,细长的石板路上,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看不见任何的身影。
( `3 C! Z0 Y. T        在临河的石板路上寻间酒肆是很容易的事,信步走来,转街走巷,便能望见酒楼、茶楼的幌子,斜插在水阁与水阁间隔的白墙上。独坐在廊棚下,几口黄酒缓缓滑下,眼前的水乡渐渐模糊起来了,似乎闻得到酒幌飘散的微微醉意。
* m4 J! r, P. C2 `6 b$ i, W9 @# Q4 q R+ G
        2 T: M: q- D; A5 j W! f" }
                                      小桥流水
* v6 e1 k* t1 ~! D# ?5 k        去哪里,都是小桥流水# s* N# ~: e: ?, a$ u* x! [
        镇子很小,却也精致。听好客的当地人介绍,甪直的古街古巷有69条,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水巷。水巷有两种:一是两条街中夹着一条河,河两边筑成石驳岸;另一种是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居,后门就有载着瓜果菱藕的船只徐徐摇过,只要招呼一声,临河人家便开启后门,从石埠头走下船去,而船上堆着各样的时蔬:菱角、鲜藕等。
7 T- g- z; N0 F. y        穿梭来往的小篷船布满了河,小篷船在水中悠闲地荡漾着,披着蓑衣的艄公,轻拨着手中的划桨,而更多的是蓝衣船娘,她们梳着髻髻头、扎着包头巾、穿着拼接衫、脚踩绣花鞋……如果她们摇桨从桥下袅袅穿过,而你又好奇地盯着她们,她们就会很自然地向你绽开笑颜,尽透着水乡的朴实和真挚。
" S$ G2 Y7 r8 G        东一条街,西一条街,左一座桥,右一座桥,我站在一旁,不知该往哪里走,想想又觉得无所谓,反正去哪里,都是小桥流水。
5 b6 u' M$ P9 \7 M        整面墙刻满了《多收了三五斗》
9 [/ [9 U2 }# S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里面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的空隙……”& A& Q, V0 R9 I- c9 H4 [
        这是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名著《多收了三五斗》开头的一段描述。正是这篇文章,万盛米行得以蜚声海内外,而它的原型,就是甪直镇的万盛米行。现在,往日米行院里加工稻米的繁忙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石板大院两侧防雨长廊里,陈列着稻作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各种器具。而院子里最引人瞩目的,还是被刻满了整面墙的《多收了三五斗》,时不时有游客站在墙前轻声诵读。
3 @% M8 E7 q; P f4 R/ f        心魂飘散到千年外
9 x3 H: D; U6 ]4 y2 \- D& m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除了纵横交错的小河外,甪直小镇的魅力还在于老宅建筑。古镇有两座富豪豪宅,一个是位于西汇上塘街的沈宅,一个是中市街的萧宅。
+ Y$ N, n% M) X# V. ^& z" Q        沈宅是苏南教育家沈柏寒的老宅,精致的浮雕在老屋的每个角落里流云婉转。大厅前后一长排海棠形窗棂的落地长窗关闭时,整排窗的立面竟酷似一幅巨幅雕版画,几百年的荣耀和辉煌,凝固在老屋的砖瓦间。 n8 M0 _! }, L
        萧宅的主人是当地望族萧冰黎,他的孙女就是香港著名电影演员萧芳芳。萧宅布局巧妙,如江南山水般隐曲婉转。五进大门里暗藏乾坤,哪怕一间小书房,也会设一个单独的小庭院,摆上数点湖石,种上几丛翠竹。举步跨入古老的宅院时,神思悠然,心魂差点飘散到千年外。, n+ k0 m4 X. W/ V
        穿过清晨江南特有的烟雾,我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心里思忖着该如何向甪直告别。那个清远的梦,许是在梦里走了一遭。甪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喧嚣红尘一隅,依旧是小桥流水,鱼烟炊歌,仿佛遗世了一般。
+ E, i+ d4 o' `: y: X; Q/ a! T4 g        温馨提示# P K* j& t) ~ L$ Z
        交通:在武汉坐火车或是汽车到苏州,然后在汽车南站搭乘去甪直的旅游班车。
' i8 K# H3 v' n        美食:甫里鸭、龟蒙蹄、甪直蘑菇等。2 q( y# a" u4 H( Z! T
        住宿:甪直有多家私人旅馆,条件一般,但价格较为便宜。
* v z: n, \4 v. R: `: F- f
1 O$ D9 I& e3 h1 B" X3 ~6 _        FROM: 长江商报 记者方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