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库布齐沙漠露营活动
  • 2023年5月13-14日 杜鹃花露营
  • 2022年五一假期--贵州秘境-
  • 2023年6月17端午节哈巴雪山
  • 2023年3月25日 春季京西古道登山赏花活动
  • 2014年9月 阿里大北线活动照片
查看: 9011|回复: 21

[北京] 北京最古老胡同——砖塔胡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8 11: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砖塔胡同是北京胡同旧貌保持最完好的胡同之一,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 q. i. Y, Z# b" l% T
    砖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楼附近,整条胡同遭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具有北京胡同难得保有的风韵。这是北京市至今唯一一处可以确证的元大都地名: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也有如下对白:“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其中提到的砖塔儿胡同就是今天的砖塔胡同。: c' T# a% E; Z; }; Q2 E
    砖塔胡同这一名称,来自于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青砖古塔,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万松老人塔的精确塔龄已不可考,但根据史料推断,可以肯定在六百年以上,而砖塔胡同的年龄亦应与此相仿。明人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清人吴长元所著《宸垣识略》(成书于乾隆五十三年),均把砖塔胡同作为京城古迹加以收录,由此亦可以推断砖塔胡同历史之久远。: L1 ~" q2 N% k$ J5 b
DSCF4666_调整大小.JPG DSCF4617_调整大小.JPG DSCF4615_调整大小.jpg DSCF4660_调整大小.jpg    
' ^) d! c3 l% `贴士:    3 u: [: V; d$ Q( n1 x  }9 ^( d
    可乘坐地铁四号线或市内公交车在西四下车。
2 Q2 q/ E- l. y' }# h" `9 {1 E    西四路口向南,西侧路边即可看见砖塔,向内即为砖塔胡同。西四向西走阜内大街,步行可至广济寺、历代帝王庙、白塔寺。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1: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不长的胡同内,有三处值得一赏的人文景观 7 u0 Q$ c/ q& Z1 [6 R! X. u  \, _! ~

+ x& N4 U1 ]8 y8 Z4 J- H1、鲁迅先生故居:砖塔胡同84号院,就是在这偏僻的三间房内,鲁迅先生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
$ f% M6 J1 e/ z& j' }) [4 P    1923年鲁迅在与周作人反目后,便从八道湾搬来了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 ,直到1924年5月25日,先生与妻子朱安迁居西三条,就此离开了砖塔胡同。
8 s9 w6 v+ V9 x5 O8 [1 g2 X5 X    这是鲁迅先生最穷苦落魄的一段时间。由于被“逐出”八道湾时几乎“囊空如洗”,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也不可能有较多积蓄,先生在砖塔胡同的住所只是简单的换了换家具,而且几乎都是朋友相赠或者二手购置。之后,先生购买西三条房产的八百元钱也是向两个朋友借的。这笔款子直到两年后去厦门教书的时候,才借助厦门大学的薪水陆续还清。. W' S9 {: D1 }1 v
    在砖塔胡同的日子先生一直患病,并捞下了肺病的根,十余年后终因肺病辞世。先生是我很崇拜的人,索然他的作品其实我到现在还读不大懂。但是他的为人,他做事的态度,他宽广的胸怀都是让我学习的。! {2 W' i+ G  ?# \: G- n& G
    但在84号院,我第一此见到如此傲慢的老大爷。在我看来,一个古稀老人在经过岁月的风霜沉淀后,还有着如此不合时宜的言语与举动是不可理解的。
/ W9 o: E4 y; F/ N6 T* x2 z# q    走过很多的胡同,每次都会进入到院子里,也见到了很多的老人,我们都会热情的打着招呼,老人也会如数家珍般的说起那些过去的故事。老人是院子的见证者,他们都有满满的故事跟你讲,虽然我并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愿意与人分享。在我走访的无数院子中,这是第一次。具体情况就不用叙述了,还是提醒大家以后到先生故居时一定要谨慎,最好先与老者打声招呼获得通行。. p/ u0 ~' c1 M5 G4 ^2 _

外墙虽然写上了“拆”,但实际上此处住所已在保护范围内了

外墙虽然写上了“拆”,但实际上此处住所已在保护范围内了

3 g2 u0 g. R/ [! _

院门一侧偷偷躲藏的小猫

院门一侧偷偷躲藏的小猫

" H* n% x) S7 T: ?$ m

这就是先生曾经居住的地方

这就是先生曾经居住的地方

) e3 @" T6 N) v. E2 z* P7 Q% i* T

84号院外景

84号院外景

  H6 P9 e8 t& {/ S# t

透过窗户的阳光,曾经伴着先生写下了《祝福》

透过窗户的阳光,曾经伴着先生写下了《祝福》
   
, V7 S: B/ C7 q6 J2、万松老人塔:也就是北京人常说的砖塔,它矗立在砖塔胡同的东口,胡同的名字也就来源于它。
5 h" `' C7 n/ u7 c( E! N  k    万松老人是金末元初著名的佛学大师,曾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在他圆寂后,有人修了这座塔,“砖塔胡同”的名字自元代沿袭至今,可算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了。* S# w2 K6 c0 S. @! S
    近日,探访砖塔胡同可清晰的看见砖塔处理在胡同一端,只是被纱网围绕。周边的居民大妈告知,在修地铁时候,为了保护砖塔而将其修缮,可是砖塔围起来了却不见动工,如今四号线已开通许久了,砖塔却迟迟难见天日。* c% M) K( f2 e1 U
    又有好消息称,今年5.1,修缮一新的砖塔将与游人见面。在我看来,砖塔是这条胡同的根,而砖塔胡同是北京胡同的根。由此推敲砖塔的重要性,它是需要我们好好爱护的。
; l0 X( G& v8 p DSCF4662_调整大小.JPG DSCF4661_调整大小.JPG DSCF4663_调整大小.JPG   
* ^2 ]/ O8 N3 ?1 v9 o! |" H3、张恨水先生故居: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曾居住在砖塔胡同43号(今95号)并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2 c% H! i: e( ^, s
    张恨水(1897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
6 k2 @# d4 `( s5 s+ F  w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guo第一写手”之称。$ v) k1 i2 i% V! T, \3 v% U# G$ [
    当我数着门牌号步步前行时,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找不到95号……在多方打听下,一个曾经张恨水的邻居老大爷痛心的说“拆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当我找到故居原址,看到平地而起的新楼时,我发现了金钱的力量!
( P0 h, \* O! @$ M0 J7 f% I    哇塞!这是二环耶,这是六层的低密度小板楼耶!谁能给我个价……
- z; r/ ~  R4 m

曾经的张恨水故居位置

曾经的张恨水故居位置
0 C" A7 J: E' @5 Z3 @8 I" D

新的门牌号

新的门牌号

8 g- G* }# G7 h" Z2 C1 b

气派的二环小板楼

气派的二环小板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胡同的尽头,也就是今天的86号院,还可以看到相对完整的北京四合院。虽然院子也难免如其他四合院般的变成大杂院,但是布局仍在,气派仍在。
) x, ^* s/ u% ]( F8 z) M    院子里,两个老奶奶正在洗衣服,我们坐着聊了起来。据其中一位奶奶说,这个院子最早是地主的,后来成为国MIN时期zhong央某秘书长的。老奶奶和邻居们是在70年代住进院子的。
: y3 F" u' k# `: o5 l' u    奶奶指着空荡的院子,这里是鱼池,这里是假山……还有如今依旧矗立的大树。我们站的地方就是曾经大户人家的一个花园。, o# {  d: A, \8 L/ V# L9 m

院子原来的正门如今已成为一个住所

院子原来的正门如今已成为一个住所

* z7 F' i. P6 L

正房,老奶奶不断讲着故事

正房,老奶奶不断讲着故事
/ ?( }) j- i2 n1 \8 V+ K

院子里还有大树,又是一个春天

院子里还有大树,又是一个春天
   : D2 _3 i6 m5 Z) l) W
    隔壁的院子,只是一条更小的胡同相隔,原来的院子还几乎完整,宽大的院子预示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从过街上连接的门廊得知,这两个院子曾经应该是一起的。- s. A* g+ m; z8 I& e
    它们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没有人告诉我。但是静下想想,很多时候不就是如此吗,明明相连的东西却被慢慢分开,等分开的时间久了,连分开的原因都不记得了。
; ?8 d) o; ^" G- j$ g  q& x! q5 Y    我是一个突然闯入的路人,如果还去追问那些曾经藕连的线索,就是不知趣了。因为有那么多的故事,我们只看在眼里,却不应该放在心上。
# ]3 P  l5 V+ c

从院门向里看去

从院门向里看去

( ?& I2 V' f# J- m4 j% R

两个院子相连的地方

两个院子相连的地方

! y- R5 z, q! Y% Q

墙角的小黑板上写着“日文”

墙角的小黑板上写着“日文”

, `* t3 q9 N6 v6 r- L$ ]& O+ L3 J DSCF4635_调整大小.jpg . [' h1 {& H; c. K$ N5 p

巨大的院子

巨大的院子
  R  i- ]( ]& ]! {
    其实这个院子,早已是一派春日。花窖里,有等不及伸出头仰望阳光的花朵,还有小朋友好奇的观望。
1 c2 e  w# _: C0 I* u: F! u  T& w. s   春天来了,绿色铺满了这个世界。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们不再做孤独的花朵!
. O0 n2 |! |) ~, `7 k+ H7 V

小朋友与君子兰

小朋友与君子兰
( D6 X$ M0 h2 @. u: ]

发芽的...等大师确认

发芽的...等大师确认

+ [, ~- j9 c/ Z

大树开始了又一个春天

大树开始了又一个春天
) m& [% Y6 W9 Q1 n" s' X9 j1 p

某花...等大师确认

某花...等大师确认
   
3 }  Y6 J- \; ?1 b* ~! t    此外,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是刘少奇同志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z' t  N+ A4 U; H: e$ ^
    1927年刘少奇随北方局由天津迁到北平,暂住在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林枫(刘少奇同志的秘书)和郭 明秋(刘少奇同志的译电员)同志的家里。虽然,他在这里只居住了几天,但身为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同志无时无刻不在直接领导着华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写下了《关于过去白 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这一重要文件。
" m6 k1 i0 O4 K    很遗憾,我没能进入到刘少奇同志曾经居住的房间,但对面的大妈却给我讲了有砖塔的故事。
" U) W. I; v& g! ]; Y* x; I    当然,在这条古老的胡同里,还有着很多的故事,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一起去寻找。
$ f# T) z+ r% L
) S0 `- m# Z" h( `4 K$ xP.S.: X. m# D$ s7 ?+ d5 t. X8 Z; d5 d" A4 w
    累死我了...0 |  }. A5 q/ y+ x
    总结下来,就怕以后把这些美好的过程都忘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1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SHOO的头像我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11: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去转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11: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去逛胡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12: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组织个胡同文化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12: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冰丫头于2010-04-08 11:38发表的  :* A, ~, q0 a& @, Y
什么时候去转转
/ w# n7 n2 L3 \' U1 n% i
我是有机会就转一条,很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topspeed于2010-04-08 12:17发表的  :
, y7 M' N) q% O' n可以组织个胡同文化游

8 `" {, g/ g8 p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