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库布齐沙漠露营活动
  • 2023年5月13-14日 杜鹃花露营
  • 2022年五一假期--贵州秘境-
  • 2023年6月17端午节哈巴雪山
  • 2023年3月25日 春季京西古道登山赏花活动
  • 2014年9月 阿里大北线活动照片
查看: 33211|回复: 172

[文艺] 《因为山在那里》—绿洲原创登山小说(连载中,第13次)2011年3月2日(上卷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7 23: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会爬山的西瓜 于 2011-3-2 01:19 编辑

本作品,为绿洲户外论坛(https://www.lvzhou.info)的原创作品,版权归绿洲户外和作者共有!
欢迎驴友们转链!但千万别进行文字转载!
谢谢!



目录(上卷)
*请直接点击目录下的文字,有链接的*

1、引、序幕、纪念马洛里
2、屈银华、使命
3、初遇列宁峰、介绍、培训第一周(上)
4、第一周训练(下)、分歧、情绪、刘连满的历史档案
5、冰川、攀岩
6、第一名、新队员、愤怒、最后一个名额
7、列宁峰诗篇、职业、告别
8、拜访、团聚、决裂
9、安排、历史
10、新组长、幕峰、出发、58届、11、高山午餐、丢包、劝言、面条、邀功
12、重大事故——多事之年(共9帖)
13、话别——瑞士(共9帖)
14、马洛里夫人、巧遇丹增。点货等8帖




国内第一部登山题材小说。
纪念1960年,中国登山队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让人了解什么是登山。
然后再去体会,前辈们的付出是多么艰难!多么伟大!
人物结构庞大,故事跨越英国、前苏联、瑞士等多个国家。
作者翻阅大量资料,历时一年多,才完成上半部的初稿。
谢谢大家!请给我加油!

宗旨:尽量不用过多篇幅去描述那个年代的政治因素,更多的是歌颂登山者意志和友谊!
就像小说里的一句名言

“国界,那是人划分的;山,并不认为自己有国界”





因为山在那里.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23: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藏高原,
一只雪域神鹰,展开它那骄傲的翅膀飞翔在高原上,
它很年轻,喜欢飞翔!
骄傲的它几乎俯瞰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每一个湖泊、
每一座高山。
……
唯独南面有一座山峰除外,
那山,实在是太高了!
它曾经两次想飞跃过去,强大的气流使它都以失败收场!
……

但,骄傲的天性只能接受暂时的挫折。
它一直等待机会,想再来一次!
……
今天天气不错,它认为机会到了。
所以,它继续飞翔!
山体,一点点的靠近,
轮廓,也一点点清晰,
风,也越来越零乱。
它开始拍动翅膀,想上升到更高。
并找寻顺风的气流来帮助自己省些体力。
经历前两次的失败,早已经验丰富的它,努力调整好自己。
……

它看见了,山峰的主体是一个很规则的三角型,高大而宏伟。
它看见了,风暴吹起的山顶积雪,就像缠绕着少女的薄薄白纱,轻轻地飘逸在空中,把山峰装点得更像是一个神。
山体越来越近,景色也越来越让它着迷。
它还在欣赏这美妙景色的时刻,反冲的气流也越来越强。
看来正面飞跃是不可能了,它迅速下降高度,选择绕到山峰侧面尝试。
……

但侧面的情况一样很糟糕,它不得不另外选择冲顶的方向。
……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努力,
它的体力渐渐耗尽。
现在,它不得不再次放弃!
……

也许是自己的遗憾,
也许是对这座山峰的敬仰,
也许是对这种美景的留恋,
它最后一次,挣扎着飞到自己能飞到的最高的顶点!
长啸一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23: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序幕

1923年 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

如果说当时的世界核心是大英帝国,
那么大英帝国的核心就是伦敦,
而伦敦的中心正是这个著名广场——特拉法尔加广场。
……

今天,成千上万的伦敦市民在这里聚集,
欢迎英国人民心目中的登山英雄——乔治.马洛里从中国西藏归来。
当然,这也是英国政府精心安排的一次的集会。
……

近一个多月来,世界各地的报纸和广播,都不停向人们传递着马洛里传奇经历。
在伦敦,无论是老百姓街边闲聊,还是绅士贵族们的宴会上,马洛里——这个神奇名字是一个最热门的话题。     
不经意间,马洛里已被神话了!
许多崇拜者的鲜花堆满马洛里的家门。甚至在他归国的途中,英国首相麦克唐纳亲笔置信给马洛里的母亲,赞扬马洛里是英国人民骄傲,是人类意志的完美体现者。
哦。。。。。。无数的赞美。让皇室都嫉妒地声称“崇拜有些过头了”。
……

无数的民众翘首以盼,谁都想亲眼看看这位大英雄。很多人甚至是从法国、爱尔兰等周边国家赶过来的。
为了抢占有利的位置,一天前,主席台就已经聚集了上百人。
到了快中午时,整个广场早已人满为患。
广场周边所有街道早已堵得严严实实的,唯独正北的一条街道,除了警察几乎空无一人。
那是给英雄马洛里专用的通道。
……

正午12点,广场上钟声敲响,主席台下面号手,吹响胜利号角!
果然,五辆高级轿车从北面街道驶了过来。
见到汽车的人们拼命地往前涌,要不是上百名警察们拼死拦住,后果不堪设想。
一群穿着燕尾服的侍卫,跑上前去打开了车门。
第一个下车的,正是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
英俊潇洒的马洛里似乎与他的36岁的年龄并不相符,怎么看都像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虽然,一身正装西服使他的“登山形象”显得有些“另类”,但,他那帅气的脸庞早已被人熟悉。
英雄的出现,使许多实现愿望的人们发出歇斯底里的尖叫,许多人激动地流下狂喜的眼泪!
此刻,地球上最热闹的地方,一定是特伦法贾尔广场!
……
马洛里一边向民众们挥舞着手,一边走上了主席台。
台上,一位官员满脸笑容的迎了过去,紧紧地拥抱马洛里。
按照英国政府的精心安排,当官员拥抱马洛里的时候,另外八名登山队员陆续走上主席台,他们都是“英国登山队”的队员。
然后,官员在马洛里的介绍下与队员逐一握手,并安排马洛里等人在主席台入座。
……

一切安排就绪,
这位官员走到主席台话筒前,示意台下安静,
官员开始了激情演讲“女士们、先生们,文明的脚步,已经踏遍整个地球,让未知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我们!”
官员说到“我们”时故意停顿了两秒,
“大英帝国(高亢的声音)!为这个理想,付出得最多!当然,伟大成就也最多!这是我们国家的骄傲,而这份骄傲与大英帝国那些杰出的探险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热烈掌声)
*备注:以下()里面的内容代表台下观众的反应*
掌声过后,官员演讲继续“似乎到今天,世界都已经被人类开发完了,如果还要继续下去,下一步,大英帝国的旗帜估计得插上月球上去了”
(官员的幽默,赢得民众支持的笑声)
“但是在一个多月前,世界最高的巅峰是个什么样子,人类并不得知,因为之前,没有一个人类,能够攀登到海拔8000米的山峰,直到有一个人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说到这里,官员稍许往后看了看马洛里,继续道“他,是“金字塔式登山”的创造者!他,是第一个敢于挑战“额尔菲士峰”的英雄!他,第一个征服了8000米!他到达“额尔菲士峰”8300米并成功建立突击站点,离最后登顶只有一步之遥。他,就是——乔治、马洛里!(高亢的声音)”说完侧身邀请马洛里走到台前。
*备注1: 1852年英国冒险家“额尔菲士”测量珠峰,并将珠峰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是一种典型的英国式自大行为*
*备注2:英国人一向以英尺计算,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本书一律以公尺描述*
……

马洛里站了起来,他似乎不太适应这种隆重的场面,脸庞有些微微发红,走到讲台前,他扯了扯西服,想迅速调整好了自己。
他想,毕竟这和登山的难度相比,自己不该如此紧张。
“感谢大家对我与我的队员的厚爱,这多少让我感到受宠若惊”马洛里这些套词,早已背诵好几遍,可讲两句还是克制不住自己的“我。。。。。。我真的很紧张!”
(也是奇怪,马洛里的害羞和紧张,却赢得台下更多的掌声)
马洛里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叠资料“接下来,我会把我们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与照片。。。。。。”。
这时,一旁的官员不知何故打断了马洛里的演讲“请,宽恕我打断一下,要是没记错,我记得您攀登的是“额尔菲士峰””
(场外的观众也以为是马洛里由于紧张说错了名字,全场大笑)
毕竟长久以来,报纸也是以“额尔菲士峰”来报道的。

但,马洛里虽然脸上还保持笑容,但眼神已经变得很严肃““珠穆朗玛”是这座山峰当地藏语的名字,这个名字已经存在上千年了”
官员好奇的表情 “哈哈,珠穆朗玛!”官员品味了一下道“很古怪的名字,请问是什么意思?马洛里先生”
马洛里笑了笑“意思是“圣洁的女神””然后继续道“反正不管别人怎么叫,我还是愿意叫珠穆朗玛,我认为这是山峰中最美名字,也只有这座山才配得上”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马洛里表现出的绅士精神表示致敬)
……

马洛里把手里的资料抬起来“这里面有我们从1921年开始,关于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日记、路线图片等资料,我现在就想共享给大家,也许明天报纸上大家都能看到。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登上8300米的高度已经创造了历史,但剩下这500米其实还有很远。。。。。很远。即使我们失败,我也希望还有更多的勇敢者们,继续去完成我们的使命!愿上帝保佑!谢谢各位!”
(马洛里的话太凝重了,就像壮士一去不复回一样的悲壮,现场顿时失去活力)
……

大英帝国精心准备的集会,怎能以这样的方式收场。
一旁,那位精明老道的官员,早就准备好了应对这样的情况。
……

正当马洛里准备言毕身退时,官员笑着搭上他的肩膀,似乎不打算这么放行。
官员笑着掏出几封信件“马洛里先生,我这也有一叠东西,是给你的”
马洛里故作惊讶状“我的?”
官员 “这些都是您的崇拜者给您准备的礼物,总共有几万个问题”
马洛里笑着摇了摇头。
官员也笑了笑“我精选了几个最重要的吧”
马洛里噜了下嘴 “好吧,知无不言”
现场气氛也顿时活跃起来,每个人脸上又恢复期盼的笑容。
……

官员 “首先大家关心最多的是,你打算什么时候进行登顶”
马洛里想都没想“如果一切准备工作顺利,明年5月份比较合适”
(掌声)
官员“第二个问题,8000米高度似乎有一定特殊意义,这个是为什么?”
马洛里再次很轻松答道 “因为海拔高的地区,氧气含量稀薄,人需要补充人工氧气才能攀登,但稍有疏忽,氧气是无法供应往返路途使用的,而攀登8000米以上高度更为危险,在登山界8000米有生死线的绰号,所以意义重大”。
官员继续看着信件 “这里也有个登山爱好者,问道,“据说您这次是从北面攀登,而听说南面更适宜攀登,是否属实?””
马洛里 “的确属实”
(惊讶声)
官员 “请问为什么这样选择”
马洛里做了鬼脸 “我想把后人该做的事情都一块做了”
(热烈的掌声)
官员 “有位女士问道,“如果您登上顶峰,请问用什么方式庆祝?””
马洛里“如果大家期待我在顶峰开香槟,那恐怕就要失望了,如果是那样,我还不如多带一罐氧气”
(马洛里的幽默惹得全场大笑,早先的悲凉气氛早已烟消云散)
马洛里继续笑道“我的确想好庆祝方式,那就是把我妻子的照片留在山顶上”
(非常热烈的掌声)
……

“最后一个问题”官员看着手里的信件,自己先品味了一下 “这问题很有意思,是位可爱的小姑娘的问题”
(台下再次的一片笑声)
官员缓缓念着“敬爱的马洛里先生,您为什么要登山?”
这似乎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但,马洛里陷入沉思,
他认为这是所有问题中,最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因为这问题太有深意了。
是啊,自己为什么要登山呢?
一秒、
两秒、
。。。。。。
场下也一片寂静,都在等待马洛里的回答
……

马洛里眼睛一亮,答道“因为山在那里”


1924年6月8日,珠穆朗玛峰北坡

登顶的突击队由两人组成,乔治.马洛里和队友安德鲁.欧文。
当两人攀登到8650米时,天气似乎还依然良好。
可从那开始,大本营就再也没能观察到他们的身影。
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了白云中
……
几个小时后
突然刮起的暴风雪无情的阻挡着二人回到8300米的突击站点。
8400米,马洛里冲着欧文大声喊道“该死的天气,我们得抓紧时间,赶在氧气耗尽前回撤到据点”
欧文没有说话,只是拼命的点着头,表示自己已经听见。
马洛里弯着身体,一看,应该是腰部受了重伤!
……

风雪依然很大,两人按照回归的路线一步步往下走,虽然狂风不止,但两人熟练的互相协作,依然能够顺利度过难关。
过了1个多小时,
快到8300米的据点时,不断恶劣的天气使两人氧气早已耗光,速度已经几乎用停滞来形容,每一步都艰难无比。。。。。。
……

离据点,大概还有十多米,走在前面马洛里体力已经完全耗尽,终于还是倒下了!
幸好后面的欧文死死的拽住了绳子,避免马洛里下滑。
欧文慢慢做到马洛里身旁,在马洛里身上困扎绳子,
欧文一步步的拉着马洛里下降到了据点。。。。。。
……

又过了十来分钟,两人终于来到据点。
据点存放了一瓶氧气和一些其他补给品,
两人回到据点时,欧文立即对马洛里采取急救措施,并拿出氧气给马洛里吸了几口,然后赶紧自己也吸了几下。可能是氧气的及时补给,马洛里清醒了过来。
过了一会,
马洛里想重新站起来出发,但由于体力耗尽和腰部受伤,他站不起来了!
欧文过来帮忙,马洛里疼得大喊一声,再次倒在地上。
……

又继续尝试了两次,
都以失败告终!
尽管欧文也进行协助也于事无补!
更为糟糕的是,欧文的体力也到耗尽的边缘。
欧文并没有放弃,拿出氧气想给马洛里再补充一下,
马洛里吸了两口,用尽力气拼命拔掉欧文手中的氧气罩。说道“好兄弟,把我留在这吧”
听到这话,欧文悲痛万分,悲痛的脸庞虽然没有露出来,但两眼湿润,大声哽咽道“别这样,求求你了,千万别放弃”
马洛里摇摇头,绝望的挥了一下手“我知道我自己,留着氧气吧,你必须得下去”
欧文喊道“不!”
马洛里一把抓着欧文胸口的绳套,费尽最后一点力气道“带上我的日记、相机快走!你一定得活着走下去,否则,我死不瞑目!”
马洛里说完后,放开了欧文的衣服上的绳套,轻轻的躺了下去,眼神非常平静,似乎在期待冰雪冰封着自己的时刻,最后微微地想说最后一句话。
欧文赶紧把耳朵凑了过去,
“告诉我妻子”马洛里面带着一丝最后的微笑“她的相片,我。。。。。。我。。。。。。”
马洛里,停止了呼吸。
……

悲痛万分欧文歇斯底里向暴风雪呐喊“上帝呀!不!!!”
整个山峰都回荡着欧文绝望的呼喊。。。。。。

*1924年6月8日,马洛里和欧文两人在珠穆朗玛峰北坡遇难!直到1999年才发现马洛里的遗体,而他身上并没有日记、相机等遗物,也没有发现他妻子的照片。而欧文的遗体,至今仍未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23: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马洛里
(以下资料,来自于互动百科)
乔治·马洛里-经历     
马洛里和同伴在营地马洛里18岁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登山,在那个被称为“阿尔卑斯登山的黄金年代”的日子里,年轻的马洛里并不是欧洲大陆最优秀的攀登者。然而,他对于山有着极强的进取心和巨大的兴趣。
 
1921年,他作为第一支珠峰攀登队的一名成员,曾因为固执和缺乏地形知识而大受苦头。接下来季风季节的恶劣天气,让他和伙伴布洛克二人在帐篷里足足等了三个星期。那一次,他到达了北拗——并测量出这里的高度是海拔6985米。由于全队处于极端疲惫的状态,这一年的侦察没有向更高的地方前进,但是他们终于找到了通向顶峰的路。这次攀登在“阿尔卑斯攀登方式”之外,确立了适合于8000山峰的“金字塔攀登方式”。

1922年,马洛里第二次来到珠峰,并被邀请担任攀登队长。马洛里和剑桥校友索马威尔对体育精神的坚持,使得他们难以接受对氧气的尝试。马洛里等4人到达8170 米的高度并返回时,遭遇了滑坠。做保护的马洛里的快速反应拯救了同伴的生命。这一次攀登,最终到达了8300米——离顶峰只有500之遥。这一年活动的一个最大收获是,发现了氧气的确切效用,并确立了高山氧气设备的基本模式——气瓶、气管、面罩,后世的人们只增加了一个调节器。

1924年,第三支珠峰探险队来到山下,马洛里依然在队伍中。这一年他38岁。他和22岁的牛津大学划船队队员欧文自告奋勇地担任了最后突击顶峰的任务。6月8日午后不久,马洛里和欧文从8256米的突击营地开始向峰顶进发,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淹没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再没有回来。队长诺顿观察到他们的最后位置是在8600米附近。
m_hqdj2112c_3.jpg
1200056386.jpg

马洛里和队员

马洛里和队员

这是1999年,据说是马洛里的残骸

这是1999年,据说是马洛里的残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7 23: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原创作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7 23: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every body, 奥亚斯米斯密达~~~
睡前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0: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中。。。
下一段内容,在一周内发表

我在09年绿洲年会上唱的那首小曲,就是这个作品的主题歌
“那是一座神奇的高山,只有勇者才能去闯,山再高,我会飞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00: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洲牛人辈出,狂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06: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24年6月8日,珠穆朗玛峰北坡

登顶的突击队由两人组成,乔治.马洛里和队友安德鲁.欧文。
当两人攀登到8650米时,天气似乎还依然良好。
可从那开始,大本营就再也没能观察到他们的身影。
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了白云中
---------过了1个多小时,
快到8300米的据点时,不断恶劣的天气使两人氧气早已耗光,速度已经几乎用停滞来形--------8650.--------------------8300.笔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06: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