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2 2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个冬季穿越的详细记录,以备后用。(大概需10楼,大家不要插队,谢谢。)
5 g. `# K E0 t' g
4 N" V) O" p E4 L. s7 B5 E% A线路说明
0 G7 g. u: z$ L* X* k+ u* e" Z螯山:位于秦岭主山脉太白山以西,也叫西太白,是太白山的一部分,海拔3400多米,是陕西的第二高峰,同太白山最高峰“拔仙台”一样,有着迷人的风景,但道路更加艰险,强度更大。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山坡,山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气候变幻无常,令人猝不及防。秦岭的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变幻无常,特别是冬季的螯山-太白穿越艰难异常,少有人穿越成功。# ~, Q$ K& B% M6 }
螯山-太白穿越在地图上直线距离是40多公里,整个穿越实际行程为80公里左右(GPS全程实测)。海拔高度由太白县的740米上升至鳌山标志塔3475,经太白梁3523米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3767米,非冬季穿越一般需要7天左右时间,冬季需要的时间更长。5 O5 z5 q* x; Q% }) q* ]
螯山-太白穿越:强度和难度在国内都是挺不错的,不亚于国内任何一条穿越线路,主要有两点,一是要长时间的穿越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需翻越10多座海拔在 3400米以上的高山。二是气候多变,常有恶劣天气。主要山峰全年大部分时间被浓雾笼罩,难见山体真面目,线路复杂,冬季穿越难度最大。% J- i; \$ P4 M2 e- x
" }' i; @) C5 T+ a$ Z: D行程简述
$ {3 h! M6 t% W1 u& o/ h2008年12月27日,中午11:30塘口村出发,2009年1月4日,中午12点到达铁甲树,连头带尾9天,实际行走时间为8整天。* ?, Q' b2 h; a! V+ g
线路:西安---宝鸡---塘口---药农窝棚---螯山大梁---导航架---药王洞---荞麦梁---飞机梁---金字塔---西塬---太白梁---东塬---东跑马梁---二爷海---南天门---厚畛子---西安。
; }: _* A- u& P# X6 x塘口出发时,全队14人,11名队员(女队员1名),向导一人,御用背夫一人,公共背夫一人。* }" J# l/ |! a5 K& N
第二天下撤队员1人,第三天下撤队员1人,公共背夫1人。
3 ~) C1 M" E# z! S) E% `% A6 F到达厚畛子时,队员9人(女队员1名),向导一人,御用背夫1人。
$ D/ K8 |6 {7 }, I, Y M2 h4 A# h4 @
' G% U1 g* J4 {进出山及下撤线路* o8 {2 O* ]: p- e# ~: L5 e+ X
鳌太穿越,传统线路一般从太白县的塘口村上山,上到鳌山大梁以后,沿着山脊一直向东,经万仙阵到东跑马梁以后,可以选择2个方向下山,东北方向到拔仙台,就此下汤峪或铁甲树、厚畛子,也可以正南方向经老庙子下都督门,再返回厚畛子。
, Z6 E" Y9 t* x8 r' w上鳌山有2条路,北线是塘口经药农窝棚上鳌山大梁,南线为黄柏源经23KM(地标)上鳌山大梁,这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鳌山南北穿越线路。
4 J: \" U0 Q- a. B/ a/ }5 l鳌太穿越传统线路,大多数人一般都会在第一天或第二天下撤,下撤原因基本为高山反应或体力不支。第一天的营地大多在药农窝棚,在此选择下撤,基本不需要向导领路,一路下山的山径非常明显,半天时间就可以快速下到塘口村。
( c1 e& v+ w8 w4 [上到鳌山大梁的导航架附近,绝大多数下撤人员都是从这里选择下撤。经过2天的攀登,体力不支的队员,或者意志不坚定及装备不够者,从这里选择下撤是最明智的选择。从导航架附近下撤,可以有2个选择,23KM方向南下到黄柏源,或者走原路经药农窝棚北下塘口村。自导航架下撤,除非有一定经验及熟悉路线者,否则不建议在没有向导带领的情况下独立下撤。从导航架下撤,走的快者,可以1天下撤到山下村庄,走的慢者,原则上需要2天时间才能下撤到山下村庄。
. I; P1 \. @6 g: p. a1 a+ z2 F+ H- u- ?1 F* g
自导航架出发后,原则上是没有下撤线路,因为前进和后退的难度几乎等同,因此必须一往无前地走到东源,上到万仙阵,基本上就算安全了。
8 a5 J$ D, w7 w6 c" P但据我们这次的向导老潘说,第三天的“水窝源”营地(似乎是老潘自己命名的地名)0 y* q! n3 S; X( h& T0 J8 V" M
附近,还有条路可以用2天时间回到塘口村,但线路比较隐秘,知道的人不多。自此之后,就没有任何下撤的地方了,即使下撤,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
|